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物联网在林产品物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农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在林产品物流领域,由于林产品涉及产品范围广泛难以标准化等原因物联网未能推广。物联网技术与林产品物流结合,让林产品携带含EPC代码的射频识标签,达到对林产品从采伐、运输、仓储、配送、销售等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的目的,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因为信息闭塞,产品积压等导致林产品质量等级下降,成本增高的问题。物联网在林产品物流中的实施将有利于疏通林产品的流通,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林业企业以及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北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6—2017年对兴山县全域进行网格调查所获取的3450号标本以及19026张植物照片,并结合相关标本馆馆藏标本数据对兴山县域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兴山县共有种子植物152科761属2185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5属20种,单子叶植物20科135属315种,双子叶植物126科611属1850,种优势科45科,表征科15科;其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可划分为15个分布型、21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型共有393属,占总属数的54.4%,热带分布型246属,占总属数的33.79%,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县域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留存下大量的孑遗物种;县境内珍稀濒危植物丰富,但受威胁程度较高,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13.
李亭亭  高彬  黄红云  刘真  范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76-277,279
以肥披碱草种子为材料,分别用NaCl和Na2CO3溶液进行胁迫处理7d,研究其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盐溶液和不同浓度的同种盐溶液对肥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各萌发指标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进行萌发恢复试验后,原来较高盐浓度处理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恢复率,表明盐胁迫并没有使肥披碱草种子永久地丧失萌发能力,当盐胁迫得到缓解或解除时,种子就能迅速萌发。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氮肥减量及减量后移、氮肥一次性深施对春玉米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情况及氮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N用量 280 kg/hm2,口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1:4,N280/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 用量240 kg/hm2,口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比例为1:2:2,N240/3)增产3.91%,增收592 元/hm2;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 用量240 kg/hm2,播种时一次深施在15cm处,N240/1)增产11.48%,增收2032元/hm2;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和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的经济系数、后期干物质和氮的转移量、转移效率及对子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素吸收效率(NUP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氮收获指数(NHI)也显著提高。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花后干物质和氮的积累量及占总量的比例最高;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高,但所占比例较低;习惯施肥处理(N 280/2)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低,但所占比例较高。由于关于一次性施肥存在较多争议,因此尚不能认为氮肥一次性深施方式可以替代农民习惯施肥;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也提高了氮效率,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3个组合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来确定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化保护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3种,其中濒危物种16种,稀少物种23种,安全物种4种;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0种,二级19种,三级11种,四级3种,其结果与国家所确定的保护植物的保护等级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在800~1600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最多且特有性高,占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种数的72.09%,是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的集中区域;高海拔段(1600m以上)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群落,原生性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检测水中F-、Cl-、NO-2、Br-、NO-3、PO3-4、SO2-4,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采用离子色谱同时测定水中7种阴离子的方法。[方法]以4.5×10-3mol/L Na2CO3+8.0×10-4mol/L Na HCO3为淋洗液,流速为1 ml/min。[结果]在系列浓度范围内,7种阴离子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 9),加标回收率为82.39%~109.19%。[结论]采用该方法,在25 min内7种阴离子能够完全分离。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 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 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 分上升到84 分;提升之处包括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合作与交流、生物多样性立法或执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 撑、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十四五”规划中 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仍需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 与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生物多样性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央、省、市、县自上而下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2021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通江县成为四川省实施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四个县之一,中央投资达4 200万元。良好的政策基础为巴山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肉牛已成为全县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