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9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篇 |
农学 | 57篇 |
基础科学 | 78篇 |
46篇 | |
综合类 | 262篇 |
农作物 | 21篇 |
水产渔业 | 19篇 |
畜牧兽医 | 122篇 |
园艺 | 46篇 |
植物保护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592.
规划即筹划、计划,尤指比较全面、长远的计划。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下,编制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划的可能性问题值得思考。针对政府主导的规划,从经济社会的可预见性、规划编制方法和过程以及编制规划的目的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地分析。 相似文献
593.
本研究选取没有亲缘关系、月龄相同、并在同一条件下饲养的草原红牛个体78头,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第一代杂交后裔128头进行颈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PCR-SSCP技术对其肉质性状相关的A-FABP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遗传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A-FABP基因第4外显子区域表现AA、BB和AB共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9、0.04和0.37;基因频率分别为0.61、0.3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杂合度(He)为0.48,属于中度变异。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群体也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0.58和0.19;等位基因频率为0.52、0.48;PIC为0.38,He为0.50。据本研究结果可知草原红牛及杂交后代群体遗传变异较大、具有一定选择潜力,能够较好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手段指导育种。 相似文献
594.
596.
枣缩果病又名黑腐病 ,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的红枣产区 ,尤其在河北省大枣 (婆枣 )产地 ,大流行年份轻者导致减产 ,重者绝收 ,已成为影响红枣生产的重要因素。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枣果 ,引起果腐和提早脱落。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 ,逐渐扩大成凹形不规则淡黄色病斑 ,进而果皮呈水渍状 ,最终变成暗红色失去光泽 ,果肉土黄松软 ,大量失水后导致病果皱缩、干瘦 ,不堪食用。2 病原对该病害的病原 ,目前尚无定论。 2 0世纪 70年代有人认为是生理缺素或病毒引起。 1985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首次分离出… 相似文献
597.
丝瓜原产于印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衡阳市栽培普遍,是盛夏初秋主要蔬菜之一,其耐热力强、供应期长,对调节秋淡市场有一定作用.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500 mm,年平均降水日159天;年平均气温18℃左右,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5.8℃,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9.6℃;全境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其次为紫色土,菜园土土层深厚,土质以砂壤和壤土为主,水气热状况协调,适宜丝瓜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98.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发病较重。以河北省为例 ,行唐和赞皇县大枣产区 ,一般发病株率 5% ,重病枣园高达 1 0 %以上。由于该病的猖獗流行 ,造成大量毁树 ,严重影响枣产业的发展 ,因此 ,控制枣疯病的发生蔓延 ,是当务之急。1 病状1 .1 芽不正常萌发 病树的主芽和副芽同时萌发形成发育枝 ,新枝上的芽又多次萌发 ,形成细弱、短节间、叶片小而黄的丛生状枝。疯枝上的叶 ,冬季不易脱落。1 .2 花器返祖变枝叶 花器的花梗、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变为细弱的枝、叶等营养器官。1 .3 果实 病枝一般不结果 ,有… 相似文献
599.
旨在构建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pmm基因缺失株。PCR扩增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pmm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片段,并与枯草芽孢杆菌上SacB基因片段融合。连接至自杀载体PGEM-7Zf+,构建自杀载体PGEM-7Zf+Δpmm-SacB。电转化至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感受态细胞内,通过氨苄抗性和蔗糖敏感性筛选,获得基因缺失株2308Δpmm,对其进行PCR鉴定和稳定性检测。成功构建可稳定遗传的2308Δpmm基因缺失株,并在15代内未发生回复。在此基础上可以对2308Δpmm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