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12.
鸡球虫病是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原虫病,凡是有养鸡的地方,就有球虫病存在。在集约化养鸡场,本病危害极大,可造成严重的损失。本病主要威胁3月龄以内的小鸡,以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11日龄前的雏鸡很少发病,可能因其存在母源抗体而得到保护有关。成鸡感染球虫后常不表现症状,很少死亡,但多为带虫者,成为球虫病的传染来源,增重和产蛋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犬角膜炎常因失于医治而转为慢性经过,在角膜面上形成白斑或色素斑;或形成乳白色云雾状,称角膜翳。角膜翳的形成是白细胞浸润的结果,即在受损害的角膜面上形成不透明的白色斑痕。由于角膜混浊(翳膜)的形成破坏了角膜的透明度和弯曲度,从  相似文献   
14.
1977年秋,某县配种站一匹种马发生高热性疾病,印象诊断为马传染性贫血病(以下简称马传贫),但采血做琼脂扩散反应(以下简称琼扩)却是阴性,由于症状典型,濒死时又采血做琼扩反应,结果阳性。不久,又一匹种马发病,症状相似,病后4天采血检查琼扩阴性,第10天复查琼扩阳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系统是一个包括数据维护、报表形成、信息检索、数值统计和系统维护等子系统在内的集成软件,是一套可同时处理人事、组织、劳资、财务、教务等综合信息多功能系统,适用于 IBM—PC 系列和长城系列微机及全兼容机,处理对象为 dBASEⅢ—PLUS 数据库,使用对象为各企事业人事、劳资等部门管理人员。系统功能完备,操作简单,菜单提示,汉字对话,采用树形结构化模块制,每底层节点均于屏幕一角开提示窗口,使用方便,易于推广。配有动态汉字显示方式,多色彩,多方向,夹带音乐提示,使用户有良好心理反应,减少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18.
李义  李波 《中国牛业科学》1992,18(1):45-46,37
氨化麦草就是利用尿素水溶液处理麦草,使氨与麦草发生氨解反应,提高麦草的粗蛋白含量,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合成利用。氨水为碱性,可使麦草的木质化纤维膨胀。提高渗透性,使消化酶更易与之接触,有利于纤维素的消化,为畜体提供能量。我县是小麦主产区,农民素有用麦草喂牛的习惯。为了提高麦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车轮虫、小瓜虫是对鱼苗、鱼种危害严重的两种寄生原生动物,二者由于繁殖水温接近,有可能同时并发,笔者在四川大足县及其他地方均发现过。现将其症状、感染情况及其防治方法综合报导如下: 一、症状及感染情况1.以车轮虫为主的并发症:患病鱼苗成群沿塘边狂游,食欲减退或不摄食,鱼体消瘦,体表粘液分泌增多。部分病鱼苗体表、鳍、头部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尤为明显。镜检发现鱼苗体表及鳍有大量车轮虫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溶葡萄球菌素的食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7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3个试验组分别提供溶葡萄球菌素含量为1 μg/mL(低剂量)、5 μg/mL(中剂量)和15 μg/mL(高剂量)的饮水10 mL/(只·d),于饮用第0(饮用前),1,3,7,14,21天以及停饮第3,7,14天采集小鼠新鲜粪便样品,采用PCRDGGE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DGGE图谱显示,各组小鼠试验前后不同时间肠道内的优势菌种相似;经UPGMA聚类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较小,高剂量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较大;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饮用各阶段带谱与试验前的相似性与对照组相应阶段的相似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溶葡萄球菌素低、中和高剂量组在停饮后第7天带谱与饮用前的相似性分别达到了70.8%,66.9%和63.8%;对图谱中主要条带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高剂量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中Lactobacillus taiwanensis和1株不可培养细菌有促进作用。【结论】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停饮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