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近年来二突异翅长蠹对安徽省储藏期柳编原材料——杞柳枝条的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防控该虫,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熏蒸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室饲养观测与仓库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安徽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柳条内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大量出现,并于5月下旬产卵.第1代幼虫于6月上旬孵化,8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9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并继续为害柳条,一直持续到11月新柳条收获后.用56%磷化铝片剂和80%敌敌畏乳油在密封袋中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磷化铝的熏杀效果更好,12 g·m-3剂量熏蒸72 h后各虫态的死亡率可达到100%,以幼虫对磷化氢最敏感.因此,熏蒸防治要抓住越冬代幼虫活动期,即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用56%磷化铝片剂12 g·m-3熏蒸72 h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32.
为革新地鳖虫的人工饲养技术,简化饲养方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鳌虫的产量和品质,对无基质饲养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无基质和有基质饲养条件,对中华真地鳖的生长、脱皮、死亡和雌虫产卵情况进行了2个月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1)在食料充足的条件下,无基质饲养的地鳖虫体重增加率为47.06%,而有基质的为39.42%...  相似文献   
33.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柄息地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由于林缘灌从地带阳光充足,草本植物返青较早,在0~10 cm的覆盖度较高的区域,昆虫相对较多,常常会吸引褐马鸡取食.夏季,褐马鸡为顺利完成繁殖活动和育雏,很少到林缘灌丛中活动,而是选择在针阔混交林中觅食,因为铁矿大多聚集在林缘灌丛.秋季,褐马鸡雏鸟已经长大,多数都是以家族的形式活动,使得被捕食的风险增加.因此褐马鸡在秋季同样会避开干扰较大的林缘,而选择在10~30 cm覆盖度较大的针阔混交林中,而林缘灌丛如沙棘等次生灌从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冬季,褐马鸡多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林缘灌丛取食,此时期褐马鸡也多选择乔木胸径较粗、乔木较高的针阔混交林,这些区域为褐马鸡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  相似文献   
34.
黄衍章  李世广  王小云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17-3719,3727
采用滤纸载药熏蒸法,测试了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小茴香精油在空仓和实仓两种模拟条件下对谷蠹成虫的熏杀活性。结果表明,小茴香精油在空仓模拟条件下对谷蠹成虫的熏杀活性好于实仓。在30℃条件下,小茴香精油6.67μL/L空仓处理试虫48 h、100.00μL/L实仓处理谷蠹成虫7 d,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此外,小茴香精油对谷蠹子代种群也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Q型烟粉虱对不同烟草品种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烟草不同品种对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抗性水平的差异,在(25±1)℃、RH=80%、L∥D=16h∥8h条件下,研究了Q型烟粉虱成虫对20个烟草品种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接虫72h,‘YY203’和‘K326’两个烟草品种的成虫数和产卵量最少,平均每株有成虫分别为8.25、9.25头,卵分别为31.50、40.75粒,但两个品种间成虫数和产卵量差异均不显著;‘CF226’品种的成虫数和产卵量最多,平均每株有成虫41.25头,卵406.48粒。进一步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Q型烟粉虱对3个品种(‘YY203’、‘K326’和‘CF226’)烟草叶片气味及其提取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CF226’叶片及相应的挥发物提取物对烟粉虱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YY203’和‘K326’叶片和挥发物提取物的引诱作用均不明显;Q型烟粉虱成虫对烟草挥发物提取物的趋向性比单纯的寄主植物叶片的趋向性强,但总的反应趋势相似。‘YY203’和‘K326’两个品种烟草对Q型烟粉虱有明显抗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重要的入侵农业害虫,已对众多常规杀虫剂产生了高度抗性。论文针对烟粉虱的高效治理问题,通过室内和田间联合应用昆虫病原真菌与化学农药,评价其是否对烟粉虱防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烟粉虱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在前期试验已经筛选到一株对Q型烟粉虱毒力较高的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菌株Mf96基础上,先于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喷雾法,在3个浓度梯度(1.0×108、1.0×107、1.0×106个孢子/mL)的黄绿绿僵菌(Mf96)分生孢子悬乳剂中添加1.8%阿维菌素WP,分别配制成含0、15、30、45和60 µg·mL-1剂量的1.8%阿维菌素WP溶液,并喷到Q型烟粉虱2龄若虫体表,检测其死亡率。在体视显微镜下记录单位面积内的孢子沉积数量。田间试验中,分别将黄绿绿僵菌Mf96菌株悬乳剂(1.0×108个孢子/mL)和1.8%阿维菌素WP(60 µg·mL-1)单用和混用后喷施于NC95烟草上,评价其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实验室条件下,Mf96菌株悬乳剂从第4 天到第8 天对“Q型”烟粉虱2龄若虫的LC50从1 376降至183个孢子/mm2。Mf96菌株与阿维菌素(60 µg·mL-1)混合作用7 d后,真菌LC50从378降至46个孢子/mm2。低剂量的阿维菌素对黄绿绿僵菌Mf96菌株的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不同浓度黄绿绿僵菌(低、中、高)孢子悬乳剂分别与不同浓度阿维菌素(0、15、30、45 和 60 µg·mL-1)复配处理后,Q型烟粉虱2龄若虫有不同僵虫率,其中以阿维菌素30 µg·mL-1与黄绿绿僵菌高浓度悬乳剂复配处理Q型烟粉虱2龄若虫产生的僵虫率最高,达86.8%。对照(悬乳剂基础配方)和单独喷施阿维菌素处理中未见到僵虫。田间喷施真菌孢子悬乳剂、药剂和菌药混剂后5 d和10 d,菌药混用的Q型烟粉虱若虫虫口减退率均最高,分别为53.6%和85.7%;5个随机抽查时间得到校正防效变化趋势与虫口减退率趋势一致,25 d菌药混用的校正防效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88.9%;5个随机抽查时间得到的对照组虫口减退率均为负值。【结论】黄绿绿僵菌Mf96菌株与阿维菌素联合在实验室和田间防治Q型烟粉虱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因此,利用黄绿绿僵菌Mf96分生孢子悬乳剂与低剂量1.8%阿维菌素WP联合防治Q型烟粉虱是一项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7.
38.
森林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然保护区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迅速发展,普遍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一方面保护区的发展未纳入国家发展计划,没有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当地居民依山而存,靠山吃山,对资源保护造成很大压力,保护区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是行不通的,而采取把群众生存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协调起来是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森林旅游作为森林资源利用的替代方式,为保护与发展的结合提供了机遇,是目前保护区协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1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森林旅游…  相似文献   
39.
不同饲养基质对豆天蛾越冬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豆天蛾的越冬条件,以便为饲养繁殖豆天蛾提供科学依据。以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和纯锯末为豆天蛾越冬的饲养基质,通过用4种饲养基对豆天蛾的室内、室外处理发现,室内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锯末>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室外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土>蘑菇料土>纯锯末>锯末土。研究结果表明,饲养基质中有机质的含量影响豆天蛾的化蛹率和死亡率,豆天蛾趋向于含有有机质较多的饲养基质中越冬。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