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用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在室温下与血吸虫尾蚴作用90分钟。将尾蚴分别经腹部皮肤和腹腔注射感染昆明系小鼠,4周后剖杀集虫。实验结果表明。经单克隆抗体(McAb)处理后,腹腔注射组的载虫数明显高于腹部皮肤感染组(P<0.01)。从而说明,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处理能够影响尾蚴钻穿小鼠腹部皮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应用冷冻辐照(CI)童虫苗和冻融(F/T)苗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4项实验室试验和1项田间试验,分别在1979~1980年进行,结果如下:(1)1次免疫皮内接种水牛犊10,000条20 krad CI童虫加1 ml卡介苗,得到62%减虫率(P<0.05);应用相同方法注射黄牛,得到55%减虫率(P<0.01)。(2)对水牛犊免疫2次,间隔1.5月,分别用10,000和20,000条CI童虫,结果得到减虫率65%。(3)应用10,000条CI童虫加1ml卡介苗对水牛犊进行初步田间试验,结果得到减虫率53%。(4)对黄牛皮内注射30,000条F/T童虫和1ml卡介苗,揭示减虫率57%,但增加免疫接种次数并未改进保护效果。(5)水牛应用CI苗,黄牛应用F/T苗,探究其对雌虫及其产卵和孵出毛蚴的数目的影响,获得了若干证明。(6)水牛用CI童虫苗免疫后所激发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曾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相似文献   
53.
为了评价液氮冻存不同时间后及在小鼠体内复苏不同代次的弓形虫速殖子感染小鼠致病性的研究,通过比较感染处理后的弓形虫小鼠健康及存活状况,筛选出更佳的液氮冻存时间和合适复苏代次,对于建立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模型及弓形虫致病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腹腔注射不同保种时间(2、4、6月)和不同复苏代次(1、2、3代)弓形虫速殖子,观...  相似文献   
54.
利用前期构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地克珠利抗药株和马杜拉霉素抗药株与各自母株之间的抑制性消减文库而获得的ESTs序列,选择其中一个差异表达的EST序列(克隆号为M20),采用RACE技术,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孢子化卵囊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20,该基因全长847 bp,包括一个52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4个氨基酸,预测理论分子量约为19 ku。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敏感株中表达量高于地克珠利抗药株和马杜拉霉素抗药株;在不同发育阶段中,未孢子化卵囊表达量高于孢子化卵囊、子孢子以及裂殖子阶段虫体。将该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质粒pET28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b-M2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分子量约约为23 ku,该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IPTG诱导8 h后表达稳定,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对60只中华大蟾蜍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蟾蜍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28.23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73.33%、8.33%和15.00%,感染强度分别为17.52、14.48、10.40和2.67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和肺脏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8.33%;肠道、肺脏、肌肉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63、12.28和11.33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主要来源于肺部和肠道,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3、4、1和1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青蛙蠕虫的感染情况,对52只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青蛙蠕虫感染率为90.38%,平均感染强度为20.21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0.00%、86.54%、17.31%和51.92%,感染强度分别为3.38、15.00、5.11和5.22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90.38%;肠道、肌肉与皮下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34和11.38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与皮下。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6、3、1和2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7.
对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96只绵羊进行了球虫感染情况和种类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70.8%,其中1岁绵羊感染率83.3%,2岁羊感染率76.7%,成年羊感染率46.7%;多为2~5种球虫混和感染;平均OPG值为154.1(20~1460)。显微镜下对孢子化卵囊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卵囊大小,显微照相,并列出了各种球虫的主要鉴别特征,绘制了卵囊形态图,进行虫种鉴定,共检出12种艾美耳球虫,其中确定的有11种:小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parva)、类绵羊艾美耳球虫(E.ovinoidalis)、槌形艾美耳球虫(E.crandallis)、威布里吉艾美耳球虫(E.weybridgensis)、苍白艾美耳球虫(E.pallida)、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浮氏艾美耳球虫(E.faurei)、卵状艾美耳球虫(E.oodeus)、巴库艾美耳球虫(E.bakuensis)、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a)以及错乱艾美耳球虫(E.intricata),前4种为优势虫种;未定种一种。  相似文献   
58.
柔嫩艾美耳球虫是一种重要的寄生于鸡盲肠细胞内的寄生原虫,可引起危害严重的鸡球虫病。目前,对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依靠抗球虫药,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球虫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为研究球虫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本实验室前期对诱导的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和亲本敏感株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分析发现TCP-1亚基α为耐药株和敏感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且在耐药株上调表达。本文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为模板,成功克隆出TCP-1亚基α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ET-Et TCP-1α,并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r Et TCP-1α,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BALB/C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地克珠利耐药株和马杜拉霉素耐药株TCP-1亚基α基因的m RNA转录和翻译水平,同时检测了该基因在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结果显示,Et TCP-1α在2个耐药株的m RNA转录和蛋白翻译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而且该蛋白在第二代裂殖子的表达最高;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该蛋白主要位于子孢子和第二代裂殖子表面,当虫体入侵DF-1细胞进行裂殖生殖后,该蛋白分布于整个虫体,且表达量明显升高。因此,推测Et TCP-1α在柔嫩艾美耳球虫细胞内的生长发育和耐药性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上海警犬蜱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公安局警犬基地发生的警犬蜱病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确认危害病原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sanguineus),并进行了蜱在警犬体表出没时间,感染率等方面的调查,为控制警犬蜱病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果汁饮料中卡耶他环孢子虫的方法,采用FTA卡片法提取果汁饮料中的卡耶他环孢子虫DNA,利用特异性引物组F1E/R2B、CC719/CRP999进行巢式PCR。以柔嫩艾美耳球虫、贝氏隐孢子虫等作为对照,结果显示,除卡耶他环孢子虫外,均无特异性条带。用卡耶他环孢子虫卵囊进行巢式PCR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敏感度最高达1.0×10^0个/mL。可见,FTA.PCR方特异、敏感,能用于新鲜食品中卡耶他环孢子虫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