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新疆伊犁不同建植年限混播栽培草地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栽培草地丰富度指数呈增加趋势,物种多样性、均匀度表现出先减后增趋势,生态优势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这种变化促进了原生群落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建植3年的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达到最高.表现出建植3年(Ⅲ)>建植1年(Ⅰ)>建植2年(Ⅱ)的规律.β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2.
放牧强度对昭苏草甸草原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在伊犁昭苏草甸草原上研究了短期放牧条件下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地上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但各放牧强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年度放牧强度间0~10、10~20和2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放牧前比,放牧后0~30cm土层养分含量增减趋势并不一致,体现出年度间的差异性;相关分析表明,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与放牧强度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其响应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性;无论放牧与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53.
类型多样的草原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风情是新疆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旅游资源。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有力的推动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开发中也暴露出制约草原旅游持续发展的问题。以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理念为指导,系统介绍了新疆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提出了新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功能分区及开发方向,并从草原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人才培养、开发空间模式、开发理念、营销手段和社区参与等6个方面探讨了新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通过季节性休牧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放牧强度和休牧季节.[方法]试验在不同的放牧强度下设B1(春季休牧)、B2(夏季休牧)、B3(秋季休牧)控制小区,测定植被数量特征(盖度、高度、密度和产量).[结果]短期休牧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密度及地上生物量等数量特征影响差异不显著(P>05);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经过短期休牧后,与放牧利用草地相比,草地物种数有所增加;同时表明季节性休牧对草地植物群落主要物种重要值的影响也不大(P>0.05).[结论]季节性休牧能促进草地修复,但短时间休牧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需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模式下苜蓿种子产量各构成因素及花部特征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探讨水分影响种子产量形成的机制,为当地苜蓿种子田灌水模式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观测苜蓿种子产量构成因素、花部特征参数的响应,分析水分的影响机制,确定适应的灌水模式.[结果]在分枝期、初花期和结荚期各灌一次水的处理,花序数/枝(18±1.56)、荚果数/枝(73 ±3.99)、结荚率/序(57.6±1.97)、种子数/枝(2 373.38±47.58)均处于较高水平.花部特征参数没表现出对水分亏缺的显著响应.[结论]分枝期、初花期和结荚期各灌一次水的处理具有较高的种子产量.可能早春融雪保证了现蕾期较高土壤含水量的留存,使得花部特征参数没表现出对水分亏缺的显著响应.  相似文献   
56.
小尺度条件下退化绢蒿种群幼苗更新时空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存分析对重度(SD)和极度(HD)退化条件下绢蒿单株的幼苗存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退化梯度条件下单株产生的幼苗存活能力不存在明显差异;对2退化梯度下小尺度范围内的幼苗分布格局采用O-ring函数结合CIM技术进行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尺度增加密度函数值逐渐减小,其最大聚集强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减小,而到达最大聚集强度的空间尺度则增加,2个退化梯度上幼苗聚集强度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变化总趋势相似,幼苗的出苗格局对母株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空间依赖,两区域内绢蒿种子最大传播距离为50 cm左右,但幼苗的集中分布尺度为5~30 cm,并且幼苗在时间尺度上对母株的空间依赖性增加,幼苗个体分布总是向增加个体适合度的格局状态转换。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以人工建植的豆、禾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混播比例及种植方式下,刈割次数对草地牧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探索自然降水在500 mm以上,≥10℃年积温1 400℃左右,无霜期85~ 100 d的雨养地区,混播人工草地的有效收获方式.[方法]试验设置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猫尾草(Phlemu pratense)5种豆、禾牧草混播,通过在生育期内设置的不同刈割次数,测定草地牧草产量与营养状况.[结果]在一个生长季内,刈割两次的草地牧草产量有2/3处理低于刈割一次草地,个别处理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在粗蛋白(CP)与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与产量上则优于刈割一次草地.[结论]从草地牧草生产与利用转化效率衡量,两次刈割草地的营养价值均优于一次性刈割,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北疆退化草地中起重要作用的土壤微生物.[方法]以北疆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在10~20 cm土层,草地退化梯度间,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真菌在重度退化与极度退化下差异显著.在0~10 cm土层,极度退化草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的活性均比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酶的活性有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重度退化草地显著小于极度退化草地.脲酶活性仅在10~20 cm土层各退化梯度间差异显著.在10~20 cm、20~3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升高,脲酶、转化酶的活性变化与之相反.[结论]在监测退化草地土壤质量演变时,敏感的土壤生物指标有:细菌、放线菌的数量,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9.
不同生长年限的新牧1号杂花苜蓿生物量分配动态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生长第1年的植株,结荚期地上部分生殖分配比例为47.58%,由花到荚果的生物量转换比例为1∶3.72;生长第3年植株,结荚期地上部分生殖分配为34.6%,由花到荚果的生物量转换比例为1∶1.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替时间较长,并存在着对光合产物的激烈争夺,决定了苜蓿生殖分配比例不可能很高,而植株群体密度过大和初花期结荚率偏低,是3年龄植株生殖分配比例较低的另一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0.
以伊犁河谷昭苏马场春秋草地不同围封年限草地(围封6年、围封5年、围封1年和未围封)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围封条件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持久土壤种子库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和物种数逐渐增加,显著增加了禾本科草类和豆科草类土壤种子密度,杂类草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禾本科草类和莎草类种子只存在0~5cm土壤表层。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相似性,随草地的恢复呈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