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洲猪瘟和饲料禁抗”后,猪场对生物安全、猪只免疫营养、肠道健康等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文章从猪场需求转变着手,着重从配方设计理念、添加剂筛选、发酵饲料的应用、饲料加工体系和猪场饲喂体系等方面系统阐述对行业变化的应对思考,以期为生猪高效养殖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含量槲皮素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抗氧化指标、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槲皮素在改善仔猪应激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取216头健康、初始体质量为(9.5±0.5)kg(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00 mg·kg-1槲皮素日粮和基础日粮+400 mg·kg-1槲皮素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仔猪(公、母各6头),试验期为15 d。【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均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腹泻率。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显著提高了仔猪空肠黏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其中,GPx、SOD和CAT活性随着槲皮素添加含量提高而显著增加。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朱秋凤  张永静  黄强 《猪业科学》2023,40(11):18-21
<正>0引言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食品和饲料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尤其常见于玉米和甜菜粕。众所周知,采食高浓度的ZEN或DON饲粮会导致这些毒素传递至母乳中。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已发现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含不同水平ZEN(200~1 000μg/kg)污染的饲粮会有不利影响,即导致仔猪卵巢功能受损。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受污染的玉米型饲粮通常含有ZEN和DON两种霉菌毒素,即使遵循欧盟法规来控制这些霉菌毒素在饲粮中的含量,其也可能会从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传递到仔猪体内。  相似文献   
15.
种猪场母猪的发情率和排卵数是母猪高产的直接决定因素.生产中影响母猪发情和排卵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营养与管理两大实用技术来提高母猪的发情排卵率,以期为猪场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取2100头猪(PIC 327×1050;初始重为31.5±0.13 kg),用来评估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期为118 d。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猪只根据初始重随机分到6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组有14个栏位,每个栏位25头猪)。每个处理组中有7个阉公猪栏和7个母猪栏。所有处理组均采用含15%DDGS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试验分5个阶段饲喂,分别为0-28 d、28-56 d、56-84 d、84-98 d和98-118 d。6个处理组分别为0-118 d全部饲喂粉料、0-118 d全部饲喂颗粒料、0-70 d饲喂粉料而70-118 d饲喂颗粒料、0-70 d饲喂颗粒料而70-118 d饲喂粉料、或颗粒料和粉料每两周轮换一次,以粉料开始以颗粒料结束或者以颗粒料开始以粉料结束。在第110天时,每栏里随机挑选4头猪进行屠宰并收集胃,然后对胃进行溃疡和角质化评分。结果表明,饲喂粉料和饲喂颗粒料的猪的平均日增重没有差异。全期饲喂粉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大(P<0.05),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低(P<0.05),其他的处理组处于中间水平(P<0.05)。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料重比最好(P<0.05),全期饲喂粉料的猪料重比最差(P<0.05),其他的处理组处于中间水平(P<0.05)。当在试验最后48 d饲喂颗粒料或在整个试验期饲喂颗粒料,与最后48 d饲喂粉料相比,胃溃疡指数评分增加(P<0.05),其他处理组评分处于中间水平。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较,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每栏被淘汰的数量增加(P<0.05)。当试验猪因体重较轻、健康或动物福利问题而面临风险,需要隔离时,由现场管理者决定是否将猪移走。各处理组对胴体重、胴体产量、背膘厚、眼肌厚度和瘦肉率无影响。总之,饲喂颗粒料改善了料重比,但是增加了胃溃疡发生率和淘汰猪数量。另外,与只饲喂颗粒料猪相比,颗粒料和粉料之间的轮换饲喂模式有较合适的料重比,并且减少了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选用1日龄的Arbor Acres(AA)雌性肉仔鸡168羽,研究大豆磷脂对其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分为4组,即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和5.0、10.0、20.0g/kg的大豆磷脂添加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g/kg大豆磷脂组显著提高了肉母鸡的体增重及平均日增重(P<0.05),但大豆磷脂组与对照组相比,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存活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等有所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液谷丙转氨酶(GP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胆碱酯酶(CHE)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在肉母鸡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改善鸡的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而对血液生理生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益短缺的常规饲料原料、原料进口依赖度高、货源紧张价格飙升、"人畜争粮"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发非常规饲料及寻求提高非常规饲料利用率的方法及实践成为国内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非常规饲料原料分类及利用现状、重点阐述非常规饲料利用率提高的生产实践,以期为我国非常规饲料资源在畜牧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海兰褐蛋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颗粒料和粉料两种不同饲料形态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及脏器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与粉料组相比,颗粒料组试验期总增重提高7.58%,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了16.27%;②与粉料组相比,采食颗粒料能促进蛋雏鸡脾脏、胸腺以及十二指肠的发育,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粉料促进了蛋雏鸡消化器官肌胃腺胃的发育,但与颗粒料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粉料与采食颗粒料对肠道的发育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果表明蛋雏鸡料的不同物理性状对生产性能和器官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净能体系配制低氮排放环保日粮具有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提高氮利用率、减少氮排放和增加养殖利润等优势。该文主要综述了猪的能量体系、净能体系配制低氮排放环保日粮的技术基础及其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旨在为养猪生产中更广泛地应用低氮排放环保日粮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