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禽肉中泰妙菌素残留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磷酸盐缓冲液(pH=8.0)-乙酸乙酯混合提取,经水饱和正己烷除脂后,过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LC-MS/MS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泰妙菌素在0.5~50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其检出限为0.25μg/kg,定量限为0.5μg/kg。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鸡蛋中违禁药物利巴韦林的QuEChERS净化法结合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鸡蛋样品经三氯乙酸乙腈溶液提取,QuEChERS净化管净化,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采用内标法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利巴韦林在5.0μg/kg25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浓度的精密度均低于20%,回收率在80%25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浓度的精密度均低于20%,回收率在80%120%之间。结果证实本方法适合于鸡蛋样品中利巴韦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育优良的地方猪品种和了解苏梅猪前期培育效果,通过观察分析梅山猪(M)、苏梅猪零世代(BM0)和一世代(BM1)后备母猪和初产母猪的繁殖性状,为后期选育提供基础和依据。结果表明:M、BM0和BM1后备母猪平均乳头数分别为17.45、16.41和15.90个,初情日龄分别为92.35、134.35和136.66 d,发情周期分别为20.63、20.76和20.72 d,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2%、86.79%和82%;初产母猪的产仔日龄分别为273.27、303.70和315.46 d,总窝产仔数分别为12.53、11.46和11.32头,21日龄窝育成仔数分别为10.40、10.35和10.12头,窝重分别为32.76、34.15和33.91 kg,育成率分别为91.76%、91.01%和97.19%。综合分析表明:BM0和BM1世代苏梅猪很好地传承了梅山猪繁殖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整理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梅猪育种工作开展以来杂种一代即苏梅猪零世代(BM_0)和巴梅杂种的横交第1代(BM_1)、第2代(BM_2)仔猪和后备猪各阶段的个体重、日增重、体尺等数据,并与同生长阶段纯种梅山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M_1和BM_2仔猪和后备猪各阶段体重高于同阶段BM_0和纯种梅山猪,BM_1部分阶段体重水平高于BM_2;除了BM_0和BM_1在仔猪0~21日龄平均日增重外,BM_0、BM_1、BM_2仔猪和后备猪各阶段平均日增重高于同阶段纯种梅山猪;与纯种梅山猪比较,BM_0、BM_1、BM_2后备公猪和母猪6月龄的体长、体高、胸围、腹围、腿臀围和管围等体型外貌指标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生长性状向瘦肉型方向发展。BM_0、BM_1、BM_2各性状在3个世代中都达到了选育目标并表现稳定,BM_0、BM_1、BM_2对纯种梅山猪性早熟等繁殖特性和巴克夏猪生长、产肉性能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时、快速检测生鲜牛乳中18种磺胺类药物和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生鲜牛乳经QuEChERS萃取剂提取,2.5 mL提取液经氮气流吹干浓缩后,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磺胺二甲氧嘧啶-D6和诺氟沙星-D5分别定量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本方法对磺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0μg/kg,在低、中、高(20、50、100μg/kg)3个浓度的回收率为80%~120%,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生鲜牛乳中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大批量筛选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灵敏、快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将2g鸡肉经液液萃取并浓缩后,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C18柱分离,通过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选择离子监测方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刚烷胺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20μg/kg,检测限为0.5μg/kg,定量限为1μg/kg。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鸡肉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