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秦岭北麓的栎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岭北坡1300米以下的山麓和低山地带,主要由一些次级岭脊组成,岭脊多与水系平行排列,顶部浑园柔和,形成很多由南向北的沟峪和长梁地形,一般山势低矮,起伏不大。气候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气温自西向东逐渐增高,全年平均温度西部约13℃,中段在13.3℃左右。西部由于冷气流的侵袭,造成冷锋雨,因而降水自西向东递减。西部年降雨量在700毫米左右,东部650毫米左右。该地带的植被特点,就是在这种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在拙著“秦岭北麓侧柏林的主要类型及地带性问题”一文(见《陕西林业科技》1978年第5期)中曾述及,第三纪晚期栎类已在秦岭北麓和山前盆地的阔叶林中出现。  相似文献   
22.
秦岭的草甸—I.高山原生草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3.
秦岭北麓侧柏林的主要类型及地带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目前为止,对秦岭北麓侧柏林类型和地带性问题的研究资料及依据还很不够。为了讨论这些问题,笔者仅就近些年来有限的调查资料,并综合前人在有关方面的报导,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大家指正。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广泛分布在华北地区各省,在陕西省分布也非常普遍,尤以秦岭南北和陕北黄土高原均较常见。目前侧柏林己形成秦岭北麓的重要景观之一。  相似文献   
24.
以山杨、白桦、辽东栎和油松在不同群落中的相对显著度作为生态位重叠的计重,以优势植物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基面积作为它的容纳量,应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描述了陕北黄龙山优势植物种群间的竞争结局,较真实地反映了该地区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  相似文献   
25.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植被恢复演替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恢复演替的系列是:猪毛蒿群落—铁杆蒿和茭蒿群落—黄背草群落、大油芒群落和白羊草群落—狼牙刺灌丛、黄蔷薇灌丛、沙棘灌丛和虎棒子灌丛—山杨林和白桦林—辽东栎林。演替系列前期,为植物群落作用下土壤性的内因动态演替,后期是由群落内光强度减弱而引起的群落内因动态演替。  相似文献   
26.
柴松林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柴松林的环境特征、柴松林的结构特征、柴松林的类型、柴松林的更新。柴松林及柴松的研究,对林业植物分类、植物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白草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土区白草群落6月和7月的生物量,测定结果:6月和7月地上生物量分别为90.97g/m^2和95.02g/m^2,地下生物量为324.00g/m^2和452.61g/m^2。地上生物量积累很少,地下生物量积累较多,该现象决定于白草生长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28.
地椒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北森林草原地带由于水蚀,风蚀和过度放徼形成的一类次生草原群落-地椒群落6、7月分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其空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椒群落6、7月份地上生物量分别为87.7g/m^2和77.13g/m^2地下生物量是236.45g/m^2和160g/m^2。7月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偏低。这与地椒生长发育节律的物质分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