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近几年引入南郑的一种先进技术,笔者通过对不同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进行对比试验,找出适宜南郑春提早设施蔬菜生产的生物反应堆类型,也便于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1试验设计1.1试验地点有3个试验地点,分别在新集镇许营村一组吴涛蔬菜大棚、城关镇潘营绿叶合作社蔬菜基地和圣水山口村朵彩基地。设施类型为热  相似文献   
52.
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血清学相关性及致细胞病变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研究3种不同疾病型禽类呼肠孤病毒间的抗原性关系及病毒的培养特性。作者通过血清中和试验测定了禽呼肠孤病毒(ARV S1133株)、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9710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NP01株)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统计抗原相关性R值;并应用部分禽胚原代细胞及哺乳动物传代细胞对这3种病毒的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病毒株之间的R值很小,抗原相关性较低;三者具有广泛的细胞亲嗜性,能在多种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病毒致细胞病变特征有所差异,ARV和NDRV均以巨融合为主,而MDRV则以细胞圆缩坏死为主。上述结果表明导致禽类不同疾病的ARV、MDRV和NDRV三者之间的抗原相关性较低,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也不同,细胞病变类型的差别提供了一种初步鉴别禽类呼肠孤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为了建立快速、简便的番鸭小鹅瘟病诊断方法,用纯化的小鹅瘟病毒(Goose parpovirus,GPV-PT)免疫BABL/c鼠,取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检(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GP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D11、7-7和E16)。三株单抗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为IgM、IgG3和IgM,3株单抗均具有ELISA、IFA和中和特性;其中两株(D11和E16)具有致敏胶乳特性;特异性测定显示3株单抗仅与GPV反应,而与番鸭细小病毒(Duck parpovirus,MPV)、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鸭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PMV)、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s virus,DHV)、正常细胞和胚液等均无交叉反应;在-20℃保存期为18个月。结果表明3株单抗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为研制免疫学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为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相关因子的改变,研究高热量饲料结合慢性应激促进NAFLD病变的过程,将64只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热量饲料(HFSD)组、慢性应激(EFNS)组及高热量饲料结合慢性应激(HFSD+EFNS)组。8周后,每组随机取8只动物,作为第1批实验动物;14周后,余下每组8只动物作为第2批实验动物,检测胰岛素抵抗、血液及肝组织脂质、氧化应激状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因表达,计算肝指数。另外,取肝脏做病理切片,比较各组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结果显示,8周后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质紊乱、氧化应激、炎症状态及肝指数增加。2种刺激只对肝脂质代谢紊乱有交互作用。14周后,大鼠NAFLD进一步恶化,对脂质紊乱、肝脂质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状态均有协同作用,肝组织切片也显示出现脂肪性肝炎。高热量饲料结合慢性应激促进NAFLD有一个发展过程,14周后能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55.
参考Genbank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中片段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对MDRV MW9710株中片段M基因RT-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和特性分析。结果显示MW9710株M1基因全长2 283bp,与MDRV S14株同源性为99.9%,与ARV同源性小于74%。M1基因仅有1个编码框13~2 211bp,编码μA蛋白,含732个氨基酸。M2基因序列全长2 155bp,与MDRV S14株同源性为99.9%,与ARV同源性小于69%。M2基因仅有1个编码框28~2 058bp,编码外壳μB蛋白。M3基因序列全长1 997bp,而ARVM3基因全长1 996bp。M3基因仅有1个编码框25~1 683bp,编码μNS蛋白。MDRV MW9710株M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MDRV 89330株的同源性为87.2%,与ARV同源性小于74%。MDRV MW9710株5′末端序列不保守:M1为5′-ACUUUUU,M2为5′-UCUUUUU,M3为5′-GCUUUUU,MDRV MW9710株3′末端序列UCAUC-3′保守。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福建省鸡黄病毒(CFV) CJD05株来源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根据鸭黄病毒(DFV) BYD-1株E基因全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特异性扩增CFV CJD05株的E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CFV CJD05株1 503 bp的E基因特异性目的条带,同源性分析表明CFV CJD05株E基因核苷酸序列与DFVBYD-1株、鹅黄病毒(GFV) JS804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9.2%、99.3%,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0%、98.6%,表明CFV CJD05株、DFV BYD-1株和GFV JS804株高度同源,与坦布苏病毒(TBSV)的同源性高于其它虫媒介黄病毒.  相似文献   
57.
猪伪狂犬病病毒在几种细胞中增殖情况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成年妊娠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急性死亡及3周龄以内的仔猪表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一般幼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因此对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目前最根本的措施是疫苗接种,而疫苗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抗原浓度。为了制备出浓度高的抗原,我们对猪伪狂犬病病毒在5种细胞中的增殖情况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前猪病毒性免疫抑制病是规模化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已经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病原复杂多变,不同的猪场病因可能完全不同,从而给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多年的研究表明,该病因可能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  相似文献   
59.
佐剂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已经在多种疫苗研究中使用佐剂。但在生产过程中,佐剂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限制因素包括安全性,作用机理研究相对落后,免疫途径多样化,佐剂诱导不同的免疫应答类型,效果评价方法不统一,以及自身的物理化学性状的不稳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1 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引黄灌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中宁夏平原为自流灌区,海拔较高的地貌部位则为扬黄灌区。后者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位于自流灌区边缘,如陶乐沿河阶地、贺兰山山前洪积扇、灵盐台地西缘(灵武市临河、狼皮梁,吴忠市扁担沟)等,面积小而分散;第二类位于宁夏中部台地或山间平原,如已建成的南山台子、固海、盐环定等,正在修建的红寺堡、固海扩灌工程等。该区在地理上属风沙干旱区,海拔高1120~1540m,土地总面积4万km2,现有耕地20万hm2,天然草原87万hm2,宜农荒地60万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