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4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557篇
林业   1030篇
农学   657篇
基础科学   913篇
  624篇
综合类   4845篇
农作物   621篇
水产渔业   668篇
畜牧兽医   2635篇
园艺   785篇
植物保护   46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673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棉铃虫 [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 ]、棉红铃虫 [Pectinophoragossypiella (Saun ders) ]仍是目前制约棉花生产的两种重要害虫。应用性信息干扰素防治棉红铃虫、棉铃虫 ,是通过在棉田一次性设置棉红铃虫性信息干扰素 (PB ROPEL ,简称PB ,为短效型线药 )、棉铃虫性信息干扰素 (AB ROPEL ,简称AB ,为空气中散发性信息素 )干扰棉红铃虫、棉铃虫的性信息传递 ,使之迷向、不能交配、降低有效落卵量、减少虫口 ,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棉花害虫天敌 ,以益控害[1,2 ] 。 1 998~ 2 0 0 1年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与日…  相似文献   
132.
生姜癞皮病的发生危害及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姜癞皮病在山东7月开始发病,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病株植株矮小、茎细、分枝少,叶色变淡,根茎表皮疣裂,根系腐烂,产量品质降低。病原物为南方根结线虫。砂质土壤、连作重茬、过量施钾肥均可加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3.
家兔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欧洲野兔的 5个微卫星位点 ,分析了 5个品种 (系 )家兔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的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大 ,分别为 0 .5 5 2 6和 0 .6 2 0 2 ;新西兰兔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小 ,分别为 0 .4 5 15和 0 .5 2 6 1。由此说明 ,5个品种 (系 )家兔中 ,新西兰兔群体内变异较小 ,相对较纯 ;Vc- 系獭兔群体内变异较大 ,纯度相对较小。但总的来看 ,5个品种 (系 )家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相差都不大 ,说明Vc獭兔在遗传性能上已接近其他优良品种兔。聚类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与 Vc- 系獭兔亲缘关系最近 ,与日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亲缘关系较近 ,与新西兰兔亲缘关系最远 ,这与 Vc獭兔育种历史事实相符。另外 ,在 Sat4和 Sat8位点上分别检测出了 1条 Vc獭兔所特有的条带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 Vc獭兔的遗传特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4.
从肉鸡品系的改良和品种的改进对饲养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肉种鸡的改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父系由普通型换成了宽胸型,母系则由快羽换成慢羽型,因此生产探索出新的管理技术及模型以适应新品系生长的需求。最近京海公司饲养的一批新品系从父母代肉种鸡取得了良好的生产实绩,现进行总结,供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35.
笔者近年来遇到犊牛铅中毒病例16例.其中死亡6例,治愈10例。1996年9月份公司第三奶牛场12头15日至30日龄母犊因舔食牛舍铁栅栏新刷的防锈油漆积累中毒,死亡5例,治愈7例;2003年4月,我市郊区一新建个体牛场4头1~2月龄母犊因啃咬、舔新犊牛舍铁护栏上的红油漆中毒,死亡1例,治愈3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6.
奶牛养殖小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型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利用养殖小区作为载体,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养殖户组成产销加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使农户分散无序的家庭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转变,从而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小区的基本模式是离开村镇,按一定标准统一建设,集中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构成专门饲养奶牛的生产群体。  相似文献   
137.
人们常说:“鹅好养,雏难育”,而雏鹅养育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从我们大量的咨询,现场观察和死鹅剖检中发现: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阶段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6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为什么雏鹅容易死亡?这与雏鸡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  相似文献   
138.
一,穴盘 砧木选用50孔穴盘,接穗选用288孔、128孔穴盘或塑料育苗平盘,断要挟嫁接后嫁接苗插于50孔穴盘中。  相似文献   
139.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它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主要感染幼龄鸭(它包括火鸡和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和脑膜炎等为主要特征,以咳嗽、瘫痪、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东至县2003年9—10月份大面积流行该病。在疫病流行期间,笔者亲自送病料到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检验,并亲临养殖户进行实地调查,现将这次疫病流行情况与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0.
探究鸭甲肝病毒3型(DHAV-3)在感染7日龄雏鸭体内动态分布规律与致肝病变和诱导IFN及促炎因子表达之间的关联。以DHAV-3强毒感染7日龄雏鸭,于感染后1、3、6、9、12、24、48、72和96h采集雏鸭的血液、肝、脾、肾、脑、胰、肺、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共11种组织样品,以一步法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含量变化、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中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和IFN-γ)及促炎因子(IL-1β、IL-2和IL-6)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对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DHAV-3感染1h后即在所有的样品中检测到。组织器官中病毒含量,血液和胰分别在感染后12和96h达到峰值,其余器官均在感染24~48h后达到峰值。病毒含量较高的前三位器官是肝、脾和肾(分别为10~(11.15)、10~(10.37)和10~(10.30) copies·g~(-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感染3~12h后以空泡变性为主、24~48h以坏死为主。肝中上述6种细胞因子转录量除IL-1β在12h达到最高外,其余均在感染后24~48h达到最高,感染48h后,其转录量变化随肝中病毒含量下降而降低,并与肝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DHAV-3在雏鸭体内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肝、脾、肾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肝中细胞因子极有可能在抑制病毒增殖和修复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