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1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正>牛布鲁氏菌病(简称牛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布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OIE将该病列为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临床上,患病动物主要以生殖系统受到损害,表现为雌性动物流产、不育,雄性动物睾丸炎,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症状。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目前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布病流行。由于布病对牛、  相似文献   
182.
为研究乌审旗地区绵羊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以及进一步筛选对优势虫种具有较强驱虫效果的药物,本研究以乌审旗不同苏木镇为试验点,随机采集绵羊新鲜粪便,采用漂浮法、沉淀法和改良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消化道蠕虫虫卵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查,从而掌握本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情况和优势虫种.在此基础上,选取一定数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较严重(EP...  相似文献   
18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青贮玉米种植而积为1300余hm^2,种植范围广,遍及14个苏术(乡镇)。但该旗在种植技术、青贮人窖时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做好垒盟青贮饲料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4.
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1961-2016年温暖指数(warmth index)和寒冷指数(coldness index),得出该区域平均和突变前后指数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突变前WI和CI倾向率局地镶嵌分布,整体以上升趋势为主;突变后WI倾向率以上升为主,CI以下降为主。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气温突变后内蒙古东部区CI呈整体降低趋势,表明气候在变暖同时东部区冷季也在变冷,地区气候两极化趋势明显,存在明显的"冷暖急转"的现象。5 a滑动平均结果表明,暖季热量增加相对稳定,而冷季热量增减波动较大,进入21世纪CI呈下降趋势,比WI提前10 a进入下降阶段。内蒙古东部区CI指数倾向率在气温突变后呈明显的区域下降趋势,而在中西部区呈上升和下降的镶嵌格局。  相似文献   
185.
口蹄疫病作为一种在牛羊群中感染性较强的普遍疫病,让养殖者十分头疼,这类疫病一旦在牛群或是羊群中发现,便能快速传染全群,给养殖者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因此,需要提升对这类疫病的认知水平,及时发觉疫情并及早医治以将损失减少到最少.本文将围绕牛羊口蹄疫的临床表现与发病原因,探讨牛羊口蹄疫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6.
不同C/N条件下菌酶制剂对牛粪堆肥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堆肥原料,设置不同C/N处理组(分别为25/1、30/1、35/1),通过添加外源菌剂(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细黄链霉菌)和酶制剂(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进行好氧堆肥,研究其对进程中温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N条件下添加菌酶制剂能够提高高温期的平均温度,各组温度均能够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1987)要求;添加菌酶制剂可以有效地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对堆体的含氮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使全磷、全钾的相对含量增加;通过对堆肥进程中各项指标变化特性的综合分析,C/N为35/1的C8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细黄链霉菌组)的堆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7.
本项研究从科尔沁草原的阿鲁科尔沁牧区南北4个苏木16个牧户中采集43个乳样。从43个乳样中分离到64株乳酸菌,对其中的47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到29株乳杆菌属的细菌。对其中10株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4株为犊牛乳杆菌(Lactobacillusvitulinus)、2株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2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1株瘤胃乳杆菌(L.ruminis)、1株清酒乳杆菌(L.sake)共为5个种。 本项研究发现,该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主要菌株是乳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的乳酸菌菌株,这些菌均属于中温发酵性菌株,经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基本符合乳杆菌属、种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鉴于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理和治疗方式上的诸多争议,以及使用人类PCOS材料进行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构建PCOS小鼠模型以探究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诱导昆明白雌鼠产生PCOS样临床症状,通过结晶紫染色查看小鼠性周期是否发生停滞;利用HE染色的方式确定卵巢发育状况;利用ELISA技术调查建模过程中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使用结晶紫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染色可准确区分小鼠各个性周期阶段;使用6 mg/100 g DHEA持续诱导20 d后,昆明白小鼠性周期循环发生了一定的停滞,且在建模过程中体重变化与芝麻油溶剂的加入呈显著相关(P < 0.05),与DHEA处理无关;DHEA连续处理后可见卵巢中巨大囊状卵泡出现,血清睾酮水平出现显著升高(P < 0.05);自PCOS模型构建的第5天起,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上升(P < 0.05),且维持到建模结束;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在第10、15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第20天时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进DHEA溶解方式可成功构建昆明白小鼠PCOS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血清睾酮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而雌二醇水平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后者在建模中期瞬时升高的病理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9.
我国当前的低生育水平表明适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已经发生了变化,许多居民不再愿意多生育子女。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所持有的家庭观念会影响其生育意愿,但影响程度及其演化趋势仍有待进一步量化研究。利用CGSS调查数据,分析近十年来教育与文化因素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具体影响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所持有的家庭观念都与生育意愿呈负相关;其中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其意愿子女数之间的负相关系数多年来保持稳定,同时家庭的现代文化观念对于居民意愿子女数的抑制作用呈现逐年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小鼠颗粒细胞增殖与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给3周龄的昆明小鼠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 IU/只)以获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传代后48 h HE染色鉴定形态,绘制颗粒细胞的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促卵泡素受体(FSHR)的表达。当第2代颗粒细胞汇合度达到50%时,先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饥饿处理12 h,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HT (0、10-9、10-8、10-7、10-6、10-5 mol/L),培养48 h后检测颗粒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AMH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颗粒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6 mol/L Flutamide (雄激素受体(AR)特异性抑制剂)、10-7 mol/L DHT、10-7 mol/L DHT+10-6 mol/L Flutamide、10-5 mol/L DHT、10-5mol/L DHT+10-8 mol/L 11-ketodihydrotestosterone (AR特异性激动剂),分别记为F、D7、DF、D5、DK组,以不添加药物为对照组。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颗粒细胞增殖及AMH蛋白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颗粒细胞呈梭形或铺路石状,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普遍表达FSHR;与0 mol/L DHT组相比,10-8、10-7 mol/L DHT组细胞增殖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P<0.05;P<0.01),10-5 mol/L DHT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10-7 mol/L DHT组AM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与D7组相比,DF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D5组相比,DK组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10-7 mol/L DHT能够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而10-5 mol/L显著降低了颗粒细胞增殖以及AMH表达,且AR介导了DHT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和AMH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