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林业   552篇
农学   291篇
基础科学   280篇
  287篇
综合类   2430篇
农作物   338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1065篇
园艺   361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对已报道的小麦、玉米等作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进行改良,首次在棉花上进行了尝试。以棉花种子为材料,用SDS法、NaOH法和简化法提取基因组DNA。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DNA条带均较为清晰,完整性好,PCR扩增效果明显,结果稳定可靠。但DNA简化提取法整个提取过程操作简单、花费时间少、成本低,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DNA提取。相比常规的以棉花叶片为材料的DNA提取法,本方法在降低试验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2.
辣椒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辣椒为研究对象,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开展最佳目标产量水平下的减量化施肥试验,根据不同水平试验区组产量进行分析,确定可以接受的减量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减少,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以施有机肥600kg/667m2,单产2103.81 kg/667m2的处理显著高于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的处理.综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施有机肥600kg/667m2为最优.  相似文献   
993.
重庆市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森林防火提供科学的指导,使森林防火具有针对性,达到减少火灾损失之目的,本研究利用重庆市2000—2010年679例有年、月、日记录(其中654及602起分别有开始及结束时段记录)、527例有经纬度记录的森林火灾资料,分析了重庆市森林火灾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每年平均发生林火61.7次,有干旱的年份林火发生次数增多。(2)春季林火发生次数最多,秋季最少,冬、夏分居第2、第3。(3)林火主要发生在2—4月、8月,11、12月极少发生。(4)林火开始及结束的时段主要发生在9时—20时之间,21时—次日8时林火发生的几率较低。(5)大多数林火持续的时间不长,林火持续时间与出现次数遵循负指数分布。(6)林火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地势较高的地区,林火多分布于相对地势较低的山麓地带,在势较低的地区林火多分布于相对地势较高的山脊地带。(7)按林火发生次数的多少将其区划,分成林火的极易发生区、多发区、一般区、少发区、偶发区及无林火区6个等级。  相似文献   
994.
二氯喹啉酸在烟草上发生药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二氯喹啉酸作为中国水稻田常用的一种除草剂的特性及作用机理,回顾二氯喹啉酸在国内各烟草产区对烟草产生药害的历史,分析了二氯喹啉酸的使用对烟草产生药害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通过各地的试验、实践得出如下结论,二氯喹啉酸是稻田中比较好的除草剂,对烟草产生的药害是可以防止的,通过轮作间隔期、合理施药等方法即可避免。但是,药害一旦发生,则很难通过生理生化等方法使烟草产生的畸形症状得以恢复。文章可为二氯喹啉酸类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为考察粉防己提取液致耐药大肠埃希菌外排泵表达量的下降是否由其外排泵调控基因acrR和marR基因突变引起.方法:选取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25-1,4-5,72-1,79和质控菌ATCC25922作为受试菌,用粉防己提取液进行处理,并分析其多重耐药抑制基因marR和acrAB外排泵抑制基因acrR的突变情况.结果:耐药大肠埃希菌在粉防己提取液处理后,乳酸环丙沙星对其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值明显降低,且其acrR和marR基因序列较处理前有多处明显突变.结论:中药粉防己提取液可能具有逆转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X区块是南堡油田典型的深层低渗透储层,具有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从而造成储层品质以及产能定量预测评价难以确定。利用物性和压汞试验数据,提取出能表征储层孔隙结构进而有效反映储层渗透性的储层品质指数和压汞系数,再结合常规测井资料以及试油生产数据建立储层品质评价方法,总结出研究区的储层品质评价标准。在储层品质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开发需求,对低渗透储层提出建立综合评价指数与米产液指数关系的产能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生产测试结果较为相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为分析稻蟹共作和蟹单作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及养殖环境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利用Miseq平台对微生物16S rRNA基因V4区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两种模式下的细菌群落变化。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菌门,肠道中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水体中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Armatimonadetes菌门;底泥中为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两种模式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菌属,肠道中有14个,水体中有18个,底泥中有13个。稻蟹共作与蟹单作肠道、水体、底泥的Chao、ACE丰富度指数,以及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通过对两种模式下水体、土壤及肠道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的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红杆菌属(Rhod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柔膜菌门(Tenericu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比较分析后发现:一些厌氧、高亚硝酸盐环境下的常见优势菌属在蟹单作水体、土壤中的丰度显著高于稻蟹共作,稻蟹共作条件下养殖河蟹的肠道微生物构成上更接近野生河蟹,其肠道细菌群落特点也反映出共作养殖环境优于单作模式,且有利于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究沼肥与钾肥配施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保护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沼肥与钾肥配施在东北春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玉米郑单958(紧凑型)和丰禾1号(平展型)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A1(单施沼肥)、A2(沼肥与钾肥配施)和A3(单施钾肥)3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于玉米三叶期后0、8、16和24 d取叶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并于三叶期后0、10、20和30 d取土样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两供试玉米品种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生长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各处理提升叶片SOD和POD活性的效果表现为A2>A3>A1>CK.随着玉米幼苗的生长,两供试玉米品种各处理的叶片MDA含量逐渐增加,但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整体上可降低叶片MDA含量,且均以A2处理的MDA含量最低.同时,随着施肥时间的推移,玉米根际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逐渐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提升效果表现为A2>A3>A1>CK.[结论]适当施用肥料有利于提高东北春玉米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其中以沼肥与钾肥配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悉生培养系统,研究不同浓度菲对秀丽隐杆线虫、拟丽突属与中杆属线虫的毒性效应,以及3种线虫对菲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1)随着菲浓度的增加,3种线虫存活率逐渐降低。秀丽隐杆线虫在不添加菲的处理中,48 h内出现繁殖,而在添加菲的处理中,即使在最低浓度5 mg/L下,繁殖现象也会消失。中杆属与拟丽突属线虫由于世代时间较长,在本试验周期内均未出现繁殖现象。(2)暴露24 h时,比较不同浓度菲处理下线虫的相对死亡率,得到3种线虫的耐性依次为中杆属线虫≥秀丽隐杆线虫≥拟丽突属线虫,且随菲浓度的增加,秀丽隐杆线虫耐性水平逐渐降低;暴露48 h时中杆属线虫耐性依旧高于拟丽突属,而72 h时中杆属与拟丽突属线虫的耐性趋于一致。(3)3种线虫受菲胁迫后均失去头部正常摆动能力,且秀丽隐杆线虫与拟丽突属线虫体长随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不同种类线虫的添加均能促进菲的去除,不同线虫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菲会显著抑制3种线虫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抑制秀丽隐杆线虫的繁殖。线虫的存活率受线虫种类、暴露时间、菲浓度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其中中杆属线虫对菲的综合耐性最强,3种线虫均能促进溶液中菲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00.
本试验研究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及α-半乳糖苷酶对生长猪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及能量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个4×4拉丁方设计,选择平均体重为3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8头,共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能量(GE)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提高,且添加酶Ⅱ效果最显著;添加不同水平α-半乳糖苷酶组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能量(GE)的表观消化率也均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添加量为0.6g/kg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