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林业   623篇
农学   354篇
基础科学   447篇
  357篇
综合类   2782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1593篇
园艺   390篇
植物保护   26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立足于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研究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装备既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2.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3.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144.
由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危害甘肃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分析病原菌毒性结构和抗病基因有效性对于指导白粉病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对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91个供试菌系中,对Pm1、Pm2、Pm3a、Pm3b、Pm3c、Pm3d、Pm3e、Pm3f、Pm4a、Pm4b、Pm5a、Pm6、Pm7、Pm8、Pm19、Pm33、Pm5+Pm6、Pm4+Pm8、Pm4b+Pm5b和PmEra的毒力频率达到70%以上,已无利用价值;对Pm13、Pm16、Pm21和Pm24的毒性频率在15%以下,尚可利用。选用甘肃省不同毒性谱的单孢堆菌系,对35个甘肃省及国内生产品种(系)进行苗期致病性测定,发现仅有‘绵麦37’具有优异抗病性。供试白粉菌系对‘定西40号’等22个品种(系)的毒性频率达到60%以上,甘肃省及中国生产品种中,苗期抗病品种(系)匮乏。  相似文献   
145.
苦荞叶提取物抗氧化性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苦荞叶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用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采用碘量法研究了苦荞叶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苦荞叶中总黄酮含量为57g/kg;苦荞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随着苦荞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抗氧化作用增强,最有效的添加量为2g/kg;VC、VE和柠檬酸对苦荞叶提取物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增效次序为VC>VE>柠檬酸;苦荞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6.
旱涝交替下控制灌溉对稻田节水及氮磷减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研究控制灌排技术对稻田水氮磷动态变化及节水减排效应的影响。于2015年5—10月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节水园,在有底侧坑内进行水稻栽培试验,于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乳熟期4个生育阶段进行控水试验,以常规控制灌溉为对照,测定稻田淹排水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总磷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旱转涝处理淹水初期稻田水中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总磷浓度显著高于涝转旱处理,这个时期地表和地下排水应该引起注意。控制灌排条件下灌水量减少7.4%~18.5%,排水量减少23.0%~43.5%,NH_4~+-N负荷减少18.5%~54.5%,NO_3~--N负荷减少16.8%~57.7%,总磷负荷减少34.2%~58.3%;其中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在保证节水减排的同时,也能实现较高的产量;因此,控制灌排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减排效果,对南方稻作区灌排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7.
研究河套灌区春小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还田条件下,小麦季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 - 绿肥轮作体系产量、土 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河套灌区绿肥还田下小麦氮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0 年在内蒙古巴彦 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园子渠试验站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麦后夏休闲 + 小麦常规施 氮为对照(CK),设置麦后复种毛叶苕子 50% 翻压还田 + 小麦减氮 10%(GN90)、减氮 20%(GN80)和减氮 30% (GN70)。与 CK 相比,2019 年 GN80 处理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 12%,2020 年 GN90、GN80 显著增加了春小麦产量, 增幅分别为 16% 和 13%。春小麦季减氮对复种毛叶苕子鲜草产量没有影响,2020 年毛叶苕子产量仅为 2019 年的 52%。麦后复种毛叶苕子结合氮肥减量 10% ~ 30% 显著增加了春小麦穗粒数及千粒重,实现增产稳产。与 CK 比 较,2019 年不同处理对土壤全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影响不显著;2020 年 GN90 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 幅为 37%。GN90、GN80、GN70 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 40%、23%、17%,GN90、GN80 处理显著提 高了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 21%、23%。2019 年 GN90、GN80、GN70 经济效益较 CK 分别增加 39%、33%、29%; 2020 年由于毛叶苕子牧草收益大幅降低,导致 GN80、GN70 处理的纯增收益较 CK 分别低 3%、5%。河套灌区麦后 复种毛叶苕子 50% 翻压还田,后茬小麦季减氮 10% 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培肥土壤,同时具有较高经济生态效益,是一种适宜河套地区春小麦种植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8.
曹博涛  孙宁 《南方农机》2021,(22):61-62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以节能环保的方式使用农业机械,以及做好农业机械的维修与管理非常重要.针对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维修与节能环保问题,本研究将重点从目前农业机械维修面临或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节能环保措施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曹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129-135
为了寻求快速、经济地测定自然界中紫黑色作物总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利用酸性乙醇对黑元麦、茄子、葡萄3种不同作物进行花色苷提取,并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2种不同的实验室方法对3种样品总花色苷含量进行留样分析再测定。结果表明,黑元麦、葡萄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这2种测定方法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且样品进行留样再检测时发现,2种样品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均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可以说明黑元麦、葡萄花色苷实验室定量检测pH示差法和差减法均适用。茄子采用pH示差法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20%,精确度明显好于差减法;从质控图看,茄子检出值出现1次连续4个点上升的情况,说明茄子皮利用差减法测定结果准确性差;从留样再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差减法测定2次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为0.023 mg/g,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0.011 mg/g,说明茄子花色苷pH示差法检测结果可信赖,差减法检测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0.
根据江西红壤丘陵区花生种植的特点,设计了以4~6kW柴油机为动力,采用窝眼轮式排种器、链条传动的小型花生播种机。通过室内和田间性能测试,该播种机的播种行距、株距、播种深度、漏播率、种子破碎率等技术指标基本上能满足花生播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