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复方中药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大量的生产试验证明,中兽药在畜禽饲养中具有化学兽药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本身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微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等特点。基于此笔者等研究开发了一种复方中药注射液,现将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2.
咳喘三效散由麻黄、鱼腥草、杏仁、甘草、石膏等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本试验探讨了支原净+强力霉素、泰乐菌素+阿莫西林、咳喘三效散分别按治疗剂量与预防剂量对畜禽呼吸道综合征的治疗及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咳喘三效散对畜禽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最佳,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畜禽呼吸道综合征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桑枝叶提取物对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47周龄体重相近、健康、采食正常的罗曼粉蛋鸡3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鸡。对照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8%的桑枝叶提取物,预试期7d,试验期64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2%、0.4%和0.8%的桑枝叶提取物均可显著降低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的次蛋率(P<0.05),降低比例分别为27.08%、54.87%和58.48%,显著提高蛋壳厚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4%和0.8%桑枝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和蛋黄颜色(P<0.05),其中蛋黄颜色指数分别增加12.95%和15.81%,同时可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较对照组分别降低3.31%和4.55%;(3)随着桑枝叶提取物添加量的提高鸡蛋哈氏单位和蛋黄重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0.4%和0.8%的桑枝叶提取物可提高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的总体生产性能,并对鸡蛋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鸭品种资源及选育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养禽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我国特有的地理条件,家鸭在我国家禽业中历来都是仅次于鸡的第二大养殖禽种。我国鸭品种原产地及饲养地区基本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河南和湖北西部、贵州西部一线以东的低海拔地区,以及安宁河流域及其四川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和云南东部地区。但分布最集中的是在长江、珠江流域及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发达,有广阔的饲料来源,全国鸭品种的68%分布在该地区。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某猪场饲养有383头70~90龄猪,猪发病前均接种过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发病猪群精神不振,近半厌食,严重者食欲废绝。患猪在给料时或倒卧不起或到料槽嗅闻一下即转身离开。病猪体温升高至41℃以上,先便秘,后便稀;部分猪发病初期周身泛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麻杏粉针平喘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探。方法:通过比较由氨水喷雾所致小鼠的咳嗽次数及咳喘潜伏期的变化,考察该制剂的镇咳作用;采用喷雾致喘法,考察该制剂对豚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结果:麻杏粉针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镇咳作用显著;低、中、高剂量组(0.05、0.1、0.2 g/kg体重)均可使豚鼠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该制剂镇咳平喘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样品经提取,微孔滤膜过滤,超声波排气,反相色谱分离。色谱柱为AgilentExtend-C18(150×4.6nm,5umi.d)柱,以乙腈-磷酸二氢钠(体积比69∶31)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55nm,以0.8ml/min的流速,采用内加法[1]测定了25个鸡肝样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量。测定结果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平均值分别为40.7、28.04、71.5μg/kg(n=25)。实验结果表明:16%的样品中有残留,其中土霉素超标占残留样中的25%、金霉素超标占残留样中的50%,四环素未测出超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筛选了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纯中药注射液。以浓缩程度、含醇量、加醇次数及醇液的pH值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_9(3~4)正交表,用分光光度法以黄芩苷为指标对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作一测定,确定蒲黄注射液的最佳精制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黄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以蒲黄注射液性状、鉴别试验、pH值的变化为指标,对蒲黄注射液做加速试验和在接近实际贮存条件下留样观察进行了长期试验,测定其有效期。采用蒲黄注射液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并以青霉素作对比,蒲黄注射液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12h和治疗期间48h及120h,颈静脉采血进行T.B细胞检测,采用非特异性酯霉染色法,计数200个T.B淋巴细胞,计算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探究本品的作用机理。结果获得的最佳精制工艺为:将经60%乙醇处理后的药液继续浓缩至1:2,在100℃下边加边搅拌,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调pH值至6.5,放置48h,过滤,反复5次,回收乙醇,加水至全量。经方法学研究,空白无干扰,以黄芩苷为指标,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82%。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灵敏。3批样品在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同时放置于光照度(4500±500) Lx的条件下处理10d;在接近实际贮存条件下留样观察,其性状、鉴别试验、pH变化较小,质量稳定。由此确定蒲黄注射液的有效期为2年。疗效实验结果显示,蒲黄注射液对隐性乳房炎治愈率优于青霉素(P<0.01)。治愈后奶产量可提高15.27%;在用药期中48h和120h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总数(P<0.01),同时使血中T淋巴细胞显著增多(P<0.01和P<0.05)。试验表明,蒲黄注射液通过激活细胞的免疫功能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养殖源头减量、养殖过程减排、养殖末端综合处理及利用这三个环节入手,阐述如何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