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解青海地区牦牛牛支原体分子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对2018-2019年采集青海地区的636份牦牛鼻拭子进行牛支原体核酸检测,并对不同地区、年份、年龄、性别、饲养模式的牦牛牛支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牛支原体的总检出率为21.86%(139/636),牛支原体在青海不同地区(海北州、海南州、西宁市、海西州)牦牛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0%~44%);2018年11月检出率为18.02%,2019年6月检出率26.37%;雌性检出率(27.84%)高于雄性检出率(18.41%),差异性显著(P<0.05);0~2岁的检出率最高,为22.26%,其次为3~6岁,检出率为19.50%,6~12岁检出率最低,为18.03%,差异性显著(P<0.05);放牧养殖模式下检出率最高(34.00%),其次是集约化养殖模式(22.81%),放牧+圈养养殖模式下检出率最低(17.47%),差异显著(P<0.05)。青海不同地区牦牛牛支原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不同年龄、性别、饲养模式存在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为明确青海地区牦牛牛支原体流行情况,为制定...  相似文献   
92.
笔者于2005年3月份至2006年7月份,先后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热毒壅盛所致的急性乳房炎奶牛共计45例,治愈42头,无效3头,治愈率为93.3%,取得显著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泌乳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年龄、胎次和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奶牛,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不含APS的基础日粮;Ⅱ~Ⅳ组分别饲喂添加10、50和100 g/(头·d)APS的基础日粮,试验期20 d。结果表明,随着APS添加剂量增加,Ⅱ、Ⅲ、Ⅳ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肌酐(CRE)、总胆固醇(CHO)、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APS添加剂量增加,Ⅱ、Ⅲ、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呈下降趋势,且给药第10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生产中以黄芪多糖推荐剂量饲喂奶牛安全可靠,达到10倍推荐剂量时也无安全性问题,黄芪多糖可作为一种安全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奶牛养殖。  相似文献   
94.
乳头管灌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家兔血清中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和分析乳头管灌注金黄色葡萄球菌前后家兔血清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筛选奶牛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18只健康的怀孕家兔于产后7 d经第4对乳腺乳头管灌注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乳房炎模型。在灌注前2 h与灌注后6、12、24、48、72 h分别采血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L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并同时采集乳腺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血清酶ALP、LDH和MPO活性在灌注后6~48 h时显著升高(P0.05),LP活性在灌注后12~48 h时显著升高(P0.05),4种酶活性均在灌注后24 h时达到峰值;LDH活性变化与不同时相之间的拟合度(R2=0.9704)均大于其他3种酶与不同时相之间的拟合度;LDH活性与乳腺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提示,LDH可以作为乳房炎早期诊断候选指标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
奶牛围产期血清脂肪代谢、肝脏功能和氧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产前30 d的奶牛30头,分别在产前30、20、10、5、0 d和产后5、10、15、20 d采集血清,检测脂肪代谢指标(TG、Chol、NEFA、HDL、LDL含量)、肝脏功能指标(AKP、LDH、ALT、AST活性)和抗氧化、脂质过氧化指标(GSH-Px、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①血清TG和Chol含量产前呈降低趋势,TG含量产犊当天急剧下降,Chol含量产后逐渐升高;血清NEFA含量产前变化不明显,产犊当天急剧升高,产犊5 d开始降低;血清LDL和HDL水平产前呈降低趋势,产后逐渐升高。②血清LDH和AST活性在产前5 d或产犊当天开始升高,产犊5 d后逐渐降低;ALT和AKP活性各时间段变化不明显。③血清CAT和GSH-Px活性在产前呈降低的趋势,产犊当天升高,之后逐渐降低;血清SOD活性产前呈升高趋势,产犊当天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血清MDA含量在产前5 d开始升高,产犊5 d后逐渐降低。表明奶牛围产期发生脂肪动员和氧化状态失衡。  相似文献   
96.
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Znf313的电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电子克隆是基因克隆的新策略。利用一个患乳房炎奶牛外周血白细胞中差异表达的EST序列为信息探针进行电子克隆,根据电子克隆序列设计引物,以奶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为模板进行RT-PCR验证,PCR产物克隆入pGEM-T质粒载体,测序得到的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DQ010409)。该基因被命名为牛锌指蛋白313(Znf313)基因,开放阅读框1~693bp,推测编码230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25.67kD,等电点6.90。  相似文献   
97.
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椎板式血液粘度仪检测了中药方剂-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全血粘度、全血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系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牛,经清宫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空白对照组奶牛首次采血时的血液流变学参数与试验组奶牛治疗前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奶牛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宫散能改善患牛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粘度,进而达到活血化瘀之功效。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超低温冷冻前后德国牧羊犬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冷冻前后德国牧羊犬精子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扫描电镜下,鲜精整体呈“蝌蚪状”,头部呈扁卵圆形.在透射电镜下精子纵切面头部呈“楔形”,头部细胞膜由外向内分别由质膜、顶体外膜、项体内膜和核膜组成.精子尾部中段横切面由外向内可见线粒体鞘膜、9束外周致密纤维,9对轴丝和2根中央微管.精子头长约为5.40 μm,头宽3.26 μm,颈长1.25 μm,颈宽0.55 μm,尾部中段长11.34 μm,中段直径0.87 μm,尾部长55.70 μm,线粒体螺旋数为44旋.鲜精和冷冻前精子头部、颈部和尾部形态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超低温冷冻后精子头部、颈部和尾部发生形态变化的精子数极显著高于鲜精和冻前精子数(P<0.01).冻后顶体发生明显形态变化的精子占54.21%,高于发生颈部形态变化(10.61%)和尾部形态变化(28.83%)的精子数.结果表明鲜精和冻前精子形态变化不显著,而超低温冷冻后精子头部、颈部和尾部发生形态变化的精子数显著高于鲜精和冻前精子数.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旨在研究葛根多糖对犊牛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6.20±3.65)日龄和体重[(47.09±4.50) kg]相近的新生健康荷斯坦犊牛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12头。T组犊牛每头每天按每千克体重于牛奶中添加400 mg葛根多糖,连续5 d;C组不添加。检测试验犊牛第7天血清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指标——CD4分子(CD4)、免疫球蛋白A(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结果显示:1)与C组相比,T组犊牛血清SOD、CAT、NOS和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10.16%、1.79%、7.05%和3.43%(P>0.05),血清MDA含量降低了2.27%(P>0.05)。2)与C组相比,T组犊牛血清DAO活性降低了2.38%(P>0.05),血清CD4、sIgA、IgA和Ig...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旨在揭示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对牛乳代谢组分的影响,从乳汁代谢物的角度阐述酵母硒的生物学功能。选择20头健康荷斯坦妊娠后期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预产期前21 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 g/kg DM酵母硒,分娩当天停止添加。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采集2组奶牛的乳汁,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乳汁代谢物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t检验、差异倍数)方法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乳汁中代谢物的差异性;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补饲酵母硒后,分娩当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L-苯丙氨酸、α-乳糖、半乳糖-1-磷酸及磷酸羟基丙酮酸等能量相关代谢物显著上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半乳糖代谢[通路拓扑分析的影响值(Impact值)>0.1且P<0.05];分娩第21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白三烯A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