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应用PCR技术,对中国山东青州野桑蚕mtDNA的ND5基因及其两端侧翼区域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2.2kb左右的片段中,含有ND5基因的完整序列及Phe-tRNA(UUC)、Ser-tRNA(AGC)、Glu- tRNA(GAA)、His-tRNA(CAC)等4个tRNA基因,该片段的基因组结构与家蚕及其它地域来源野桑蚕的基因组结构基本一致,显示蚕类线粒体基因排列的保守性。ND5结构基因在不同家蚕及野桑蚕之间的比对分析表明,它们在核苷酸水平、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很高,相似性达96%以上。4个tRNA基因的碱基错配率较高,TψC环缺乏相对保守的T-ψ-C-Pu-A序列,各臂的碱基配对数、各环碱基数目变化较大。以ND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了家蚕及野桑蚕的分子进化分析,进一步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  相似文献   
52.
基于piggyBac转座子转hGM-CSF基因家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将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E-1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hGM-CSF基因克隆到p igA3GFP载体中,构建了家蚕转基因载体p igA3GFP[IE-GMCSF],利用压力渗透法和精子介导法将其与辅助质粒helper p igA3一起导入家蚕蚕卵,获得产生绿色荧光的家蚕,次代产生荧光蚕的比例分别为0.17%,0.15%。将次代荧光蚕与正常蚕交配后代(G1)的荧光蚕个体再相互杂交,连续进行多代选育,获得了稳定遗传的转hGM-CSF基因家蚕品系。  相似文献   
53.
基于mtDNA ND1基因的家蚕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ND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野桑蚕ND1基因全长为933bp,编码310个氨基酸残基,A+T含量较高,达78.7%;同源性分析显示,不同来源的家蚕和野蚕ND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以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了家蚕及野桑蚕的分子进化分析,进一步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用mtDNA的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Blast家蚕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家蚕基因组中存在与ND1基因部分区域同源的序列,表明家蚕基因组中存在起源于线粒体的假基因。  相似文献   
54.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S10片段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的遗传与变异,通过RT-PCR从家蚕(Bombyx mori)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苏州株(BmCPV-suzhou)的dsRNA中成功克隆了S10片段。该片段cDNA含有一个744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由2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角体蛋白,其分子量为28.46kD,等电点为7.12。比较不同宿主来源的CPV多角体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发现,同型CPV多角体蛋白基因高度相似,而不同型的CPV多角体蛋白之间几乎没有同源性;基于质型多角体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mCPV的不同株系与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CPV(LdCPV)和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CPV(DpCPV)聚为一类,表明三种CPV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变异与分子进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本文用NST比色法检测了残留量乐胺磷对家蚕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乐胺磷浓度越高,对SOD活性影响越大;乐胺磷作用24小时后,血液SOD活性均高于对照,但至五龄后期血液SOD活性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6.
浅析河蟹颤抖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引起河蟹颤抖病的细菌说、病毒说以及环境因子说这三种观点,通过实验及解剖分析发表了不同的见解。认为对河蟹颤抖病应彩病原加症状的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57.
桑园土壤脲酶活性与化能异养细菌含量的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施肥一致的同一桑园土壤,用苯酚一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了周年内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同时用稀释培养法测定了化能异养细菌含量的年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桑园土壤中脲酶活性和化能异养细菌含量均有较大变化。通过方差分析显示,土壤脲酶活性和化能异养细菌含量在不同月份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性;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化能异养细菌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乐胺磷对5龄期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胺磷是一种兼有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广谱杀虫剂,在虫害严重的桑田治理中起到较好作用。但由于乐胺磷的作用对象也包括家蚕在内,用药后乐胺磷在桑叶上的残留对家蚕生理生化的影响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是检测家蚕消化能力的一个标志性酶。本文用紫外吸收法检测了残留量乐胺磷对5龄期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所添食的乐胺磷浓度范围内,乐胺磷添食量与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之间呈负相关。在家蚕5龄初期添食乐胺磷引起的肠液蛋白酶活性的下降,至5龄末期已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59.
草鱼养殖水体水霉的分离培养及孢子的诱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草鱼养殖水体中分离培养水霉菌,以天然营养物直接作为培养基质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玉米片诱生水霉菌丝所需时间最短,但菌丝崩解速度也较快;油菜籽诱生菌丝所需时间稍长,但菌丝长势较一致且崩解较慢,利于后续研究。游动孢子囊的诱生仍以油菜籽为佳,有性孢子的诱生以油菜籽和玉米片相结合为好。游动孢子囊的最适诱生温度为25℃,而与有性繁殖有关的藏卵器和精子器的最适诱生温度为15℃。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讨piggyBac转座子在鲤科鱼类及鳅科鱼类转基因中的适用性,实验通过将PAβ启动子控制的DsRed表达元件插入pigA3GFP中,构建转基因载体pigA3GFP-AβDsRed。用该载体对草鱼肾脏(CIK)细胞转染,结果显示,通过piggyBac转座子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CIK细胞的基因组中,来源于家蚕的A3启动子和来源于巨细胞病毒的CMV启动子在CIK细胞均具有活性。将转基因载体pigA3GFP、pigA3GFP-AβDsRed分别与辅助质粒helper-pigA3混合后以精子介导法导入金鱼和泥鳅的受精卵后,经荧光观察、PCR鉴定、Dot blotting鉴定,证实获得了转基因金鱼和转基因泥鳅。研究表明,PB转座子在鲤科鱼类及鳅科的一些鱼中具有转座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