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71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58篇
  92篇
综合类   329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333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用绵腐卧孔菌(PV)、密粘褶菌(GT)两种褐腐菌和彩绒革盖菌(CV)、变色栓菌(TV)两种白腐菌进行腐朽试验,比较分析了毛竹和重组竹腐朽前后表面视觉性质及其质量损失差异。结果发现:毛竹和重组竹颜色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明度(L~*)降低,色度值(C)、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显著增大,其中绵腐卧孔菌对毛竹及重组竹的色差影响最大。重组竹(耐绵腐卧孔菌)能达到Ⅰ级强耐腐水平;毛竹(耐绵腐卧孔菌)和重组竹(耐密粘褶菌和彩绒革盖菌)达到了Ⅱ级耐腐水平;毛竹(耐密粘褶菌、彩绒革盖菌和变色栓菌)和重组竹(耐彩绒革盖菌)为Ⅲ级稍耐腐水平。整体来看,重组竹对白腐菌和褐腐菌的耐腐效果好于毛竹。绵腐卧孔菌虽然对毛竹和重组竹的降解能力最弱,但对其颜色变化的影响却最大。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彩绒革盖菌通过毛竹导管壁上的纹孔进入薄壁细胞、伴胞等,同时通过分泌木质素酶导致其细胞壁降解。  相似文献   
62.
黄瓜属于葫芦科黄瓜属,喜温,不耐热,在世界各地广泛栽种。黄瓜是广东省出口北运的重要蔬菜,年种植面积达 4 万 hm2 以上。概述了广东黄瓜品种选育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的历程和进展,包括品种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和相关技术研究等,详细阐述了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黄瓜雌性系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黄瓜抗病育种及相关基础、黄瓜耐热育种及抗逆相关基础、黄瓜其他育种相关基础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广东黄瓜在品种选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广东黄瓜育种单位加强资源收集鉴评,重视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和选育多样化品种,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掌握生活在天山深处牦牛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情况,采集牦牛血样149份,分离血清后进行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检测.结果表明:犊牦牛、青年牦牛以及成年牦牛平均阳性率达7.4%.  相似文献   
64.
玉米秸秆机械打捆包膜技术可实现青饲料收获(切碎)、打捆以及对成型的饲料进行拉膜包膜,整个工作流程可在田间一次完成。该技术为玉米青饲料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储藏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畜牧场和奶牛场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5.
为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用于蚕沙及桑树废弃枝条等的加工处理,本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从西南大学校园土壤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测定菌株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上形成水解圈直径与其菌落直径的比值,及胞外酶活测定法(DNS法)筛选获得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SWU6。该菌株24h发酵液上清液经DNS法检测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36.24U/mL。菌种鉴定结果表明SWU6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过氧化氢酶、硝酸盐还原呈阳性;能水解淀粉、液化明胶。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WU6菌株与登录号为NR 116240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处于进化树的同一最小分支。综合菌体及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以及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将SWU6菌株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相似文献   
66.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着生猪生产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根据多年养殖经验,介绍了防治猪常见寄生虫病的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确立了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通过明确广大渔农民对水域滩涂的使用权,确立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基本管理制度,标志着水产养殖业开始进入依法管理的历史时期。完善养殖证制度,对确保渔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级的工作布置,临桂县于2003年在全县全面开展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工作,到年底共核发养殖证252本,其中绿证45本,红证  相似文献   
68.
农田过量施氮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长期施氮后土壤无机氮水平状况及其对秸秆降解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2005~2018年)施氮肥(5个施氮水平:0(N0)、150(N1)、190(N2)、,230(N3)和270 (N4)kg ha-1 yr-1)的潮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短期(50天)的秸秆降解-土壤培育实验。培育期间监测秸秆碳的矿化、土壤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利用高通量测序测定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长期施氮后,土壤无机氮含量和秸秆碳的矿化率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不同长期施氮水平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呈现显著差异。网络分析揭示:秸秆降解过程中细菌群落内部物种间的共现模式随长期施氮水平发生改变,具体体现为长期高施氮水平下细菌群落彼此间的负相关得到了加强;同时,变形菌主导地位减弱、酸杆菌主导地位增强。综上,土壤无机氮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物种之间的关系随着长期施氮水平的不同发生了改变。本研究探究了长期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中无机氮的水平状况、秸秆降解状况以及秸秆降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的生物特性,以期为秸秆还田和科学施氮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思路启示。  相似文献   
69.
茶多糖降血糖功效尤为突出,其防治糖尿病作用效果备受关注。茶多糖系茶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的简称,由糖类、蛋白质、果胶和灰分等物质组成。茶多糖的结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茶多糖单糖组成、分子量、糖苷键类型、连接方式及其在溶液中的构象变化。相应的生物学活性以降血糖功效最为突出,究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作用和糖代谢酶调控相关。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茶多糖的组成结构及其降血糖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
该文以毕节试验区27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为例,结合农业园区在经营主体培育方面的工作实际,总结了培育和壮大经营主体的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期引领我市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