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84篇
基础科学   104篇
  184篇
综合类   888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459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乙烯(ET)信号在植物抵抗各种逆境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乙烯信号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作用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感纹枯病水稻品种Lemont和抗纹枯病水稻品种YSBR1为材料,分析了纹枯病菌接种后乙烯合成关键基因及信号传导途径中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纹枯病菌侵染可显著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激活乙烯信号。进一步采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和信号激活剂处理水稻并进行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两种化学剂分别可抑制或激活乙烯信号;无论是Lemont还是YSBR1,激活其乙烯信号均可显著增强抗病性,而抑制该信号均显著降低抗病性。对3个乙烯受体突变体(ethylene response2, etr2; ethylene response3, etr3; ethylene response sensor2, ers2)进行温室接种鉴定,发现突变体的病斑长度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以上研究表明乙烯信号在水稻对纹枯病菌的防卫反应或基础抗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水稻-纹枯病菌”间的互作机制、制定合适的病害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TOF-MS)检测抗纹枯病品种(YSBR1) YS和感纹枯病品种(Lemont) LE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后的代谢组差异,以探究水稻抗纹枯病机制。结果表明:R.solani侵染后,YS和LE分别有82和75个差异代谢物(DAM)的含量升高;相对于LE, YS中存在更多的氨基酸类差异代谢物,其中合成抗病因子(水杨酸、乙烯、木质素、叶绿素和γ-氨基丁酸)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受诱导水平明显高于LE。结果提示YS对纹枯病的较强抗性可能与其自身特有的代谢产物尤其是抗病因子相关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新兽药"氢溴酸槟榔碱"原料药及制剂含量,并考察其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料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片剂的稳定性试验包括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结果: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原料药含量为95.6%,片剂含量为15.70 mg片/,为其标示量的98.125%。稳定性试验结果发现其原料及片剂对高温、强光照稳定,但具有引湿性;在密封包装条件下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5)%考察36个月,其外观、含量皆无明显变化,亦无降解产物产生。  相似文献   
74.
针对农产品产地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数据终端,应用中间件思想,在数据采集设备与业务系统之间提供可复用的远程双向数据交换模块.系统由数据采集节点与数据中心节点构成.数据采集节点以嵌入式NetBoxII数据终端为核心,完成时前端不同采集设备的数据读取,并对数据进行TCP封装,实现与数据中心节点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中心节点实现对采集数据的持久化.依托公共通讯网络,应用本系统,可建立产地认证现场与管理中心之间的信息流通道,实现产地现场数据与认证机构数据库之间的实时采集、入库与处理,达到远程条件下农产品产地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
肺炎支原体对于灵长类幼年黑猩猩的感染,与人类幼儿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规律相似。该病例幼年黑猩猩早期症状偶见咳嗽,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体温38.3℃。初步诊断为肺炎,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头孢克洛治疗无效。随着病程发展,体温进一步升高到39℃以上,几乎无食欲。拍X光片和采血做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强阳性。最终使用阿奇霉素采取"停4喂3"的序贯疗法治疗,即阿奇霉素输液3d——口服5d——停药4d——口服3d——停药4d——口服3d,其他则对症治疗。动物在治疗第7天时除偶见咳嗽,症状基本消除;治疗20d后,动物恢复健康。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序贯疗法坚持用药治疗,防止疾病复发和减小用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6.
施钾对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黄淮麦区当年广泛种植的28个小麦品种在2个供K水平下N、P吸收利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K与低K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N、P吸收利用能力差异都很大,小麦品种间N、P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低K还是高K下,不同小麦品种K积累量、K利用效率与N积累量、N利用效率及P积累量、P利用效率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显示出K高效小麦品种同时也是N高效、P高效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77.
<正>我国是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随着水产养殖业产能不断提高,养殖尾水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也逐渐加大。对不达标养殖尾水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配套的处理设施设备,使其达标排放。本文针对凡纳滨对虾海水土塘养殖模式,以北仑区顶家牛水产养殖场为例,构建相应的尾水处理系统,经系统处理后的尾水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8.
不同地区福寿螺繁殖力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单对交配的方法对江苏、福建和广东3个不同地理群体福寿螺的繁殖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福寿螺的繁殖力变异较大;在个体产卵量方面,福建螺与江苏螺有显著差异(P<0.05);在雌螺个体体重的相对产卵量方面,广东螺与福建螺、广东螺与江苏螺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区、不同交配个体产卵块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壳色的福寿螺繁殖力差异不明显(P>0.05);交配个体雌雄大小不同其交配产卵量与雌螺个体大小呈正相关,与雄螺个体大小无关;雌螺个体越大产卵量越大,但相对产卵量反而越小;雌螺产卵量与卵块数呈正相关.福寿螺的繁殖力与环境条件、食物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中华鳖不同生态养殖模式对池塘水环境及养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条件相近的两组池塘,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的两种生态模式(Ⅰ组:中华鳖-吃食性鱼类鲤和草鱼模式;Ⅱ组:中华鳖-杂食性水生动物鲫和螺模式)对池塘水环境以及养殖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Ⅱ组CODMn在7、8、和9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NH3在6、7、8和9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TP在7月和8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TN在6、7和8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NO2--N在6月和7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水环境质量较Ⅰ组好。Ⅱ组检出藻类47种,Ⅰ组34种,Ⅱ组种类显著增多(P<0.05);Ⅰ组蓝藻重量占83.18%,硅藻2.98%,隐藻2.65%,甲藻0%,Ⅱ组蓝藻58.59%,硅藻13.44%,隐藻14.00%,甲藻7.07%,Ⅱ组蓝藻明显下降,而硅藻、隐藻、甲藻明显上升(P<0.05)。6月Ⅰ组平均生物量4.18mg/L,Ⅱ组2.57mg/L,8月Ⅰ组29.04mg/L,Ⅱ组5.41mg/L,6月和8月Ⅰ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Shannon-Wiener指数H’在6月和8月均值分别为2.117和0.7467,Ⅱ组均值分别为2.5427和1.0178,Ⅱ组6月和8月H’均明显增加(P<0.05);在6月,Ⅱ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1.8516,Ⅰ组为1.2499,Ⅱ组较Ⅰ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的Pielou匀度均指数J差别不大。Ⅱ组中华鳖平均产量11782.5kg/hm2,显著高于Ⅰ组11482.5kg/hm2(P<0.05)。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由饲料安全问题引发的事件此起彼伏,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1990年,西班牙发生因食入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动物肝脏引起43个家庭集体中毒。1998年5月,香港居民因食用猪内脏,造成17人中毒。1999年5月比利时发生了“二恶英”污染鸡肉、蛋、奶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欧元。这些事件至今让人谈“食”色变。同时也充分说明,饲料安全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