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旨在研究青海骆驼遗传多样性,揭示青海骆驼的母系起源进化。采集柴达木地区3个青海骆驼类群耳组织样品88份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并与蒙古、内蒙古双峰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loop序列中共检测到96个多态位点,定义了27种单倍型。3个青海骆驼类群占有16个单倍型,而蒙古双峰驼独有7个单倍型,内蒙古双峰驼独有4个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出两个独立的分支:第一支为青海骆驼3个类群与蒙古双峰驼,且德令哈双峰驼与其他两个类群间存在明显界限;第二支为内蒙古双峰驼。青海骆驼与内蒙古双峰驼的遗传距离均较远,但与蒙古双峰驼的遗传距离较近。因此,青海骆驼母系起源更倾向于蒙古双峰驼而非内蒙古双峰驼。  相似文献   
42.
2010年5月10日,由海西州农牧局主办,海西州动物疫控中心承办,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举办了海西州第四届柴达木绒山羊种公羊大赛及首次抓绒技能比赛。现将比赛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青海藏獒血液蛋白质和红细胞钾浓度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火焰光度计法对21条青海藏獒的血红蛋白,亲血蛋白和红细胞钾浓度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藏獒的血红蛋白呈单态,现显单一的HBBB型,基相对迁移率为39.29%;2.亲血色蛋白有HP^+和HPO两种表型;其表型频率分别为0.9048和0.0952;(3)红细胞钾浓度呈现单一的低血钾型。  相似文献   
44.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柴达木黄牛的父系遗传结构组成、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父系遗传背景,通过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技术,以8头大别山牛(瘤牛)公牛为试验对照,对106头柴达木黄牛公牛Y染色体ZFY-10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ZFY-10标记上变异位点的联合定型分析,可以准确地检测普通牛Y1和Y2单倍型组及瘤牛Y3单倍型组;2)柴达木黄牛在ZFY-10标记上存在GT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依据该标记多态位点确定单倍型组,表明柴达木黄牛包含Y1和Y2两种普通牛单倍型组,所占频率分别为0.217和0.783。在柴达木黄牛品种内,大柴旦、乌兰、格尔木、茫崖和都兰5个群体Y2单倍型组的频率依次为1.000、0.933、0.907、0.650和0.522,而Y1单倍型组频率依次为0、0.067、0.093、0.350和0.478,表明茫崖和都兰2个群体具有较高的Y1单倍型组比例;3)柴达木黄牛总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343 0±0.045 6。在柴达木黄牛品种内,大柴旦、乌兰、格尔木、茫崖和都兰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0.133 3、0.172 8、0.478 9和0.521 7,表明都兰和茫崖2个群体相比其他3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父系遗传多样性。综上所述,Y染色体ZFY-10标记变异位点的联合定型分析可以确定和推断黄牛的父系支系组成和起源;柴达木黄牛含有Y1和Y2两个普通牛父系支系,具有2个普通牛父系起源,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低,品种内茫崖和都兰2个群体遗传变异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45.
小反刍兽疫快速诊断技术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小反刍兽疫(PPR)是一种感染家养和野生反刍类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它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本病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预防,因此诊断监测技术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由于传统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如琼脂糖凝胶免疫扩散(AGID)、病毒中和试验(VNT)等存在诸多缺陷,难以用于大规模的疫情监控。目前国际上发展的主流是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如RT-PCR、PCR-ELISA等,这些新技术灵敏便捷,高通量,而且能够在野外进行。而疫苗以重组疫苗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6.
德令哈市蓄集乡红星一社牧户羊感染传染性脓疱病毒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毒DNA的提取及PCR扩增、F1L基因的扩增和克隆,综合判定为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47.
目的:本研究基于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Cap蛋白。方法:PCV-2 ORF2基因编码的Cap蛋白含有能产生免疫反应的多个抗原表位,本研究针对Cap蛋白基因设计引物,去掉核定位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筛选重组菌并进行原核表达、鉴定及纯化。结果:纯化后的修饰Cap蛋白是能够与猪圆环病毒Ⅱ型的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表达的重组修饰Cap蛋白可以作为标准抗原蛋白用于PCV-2的检测。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柴达木黄牛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背景,本研究随机选取柴达木黄牛5个主产区268个个体,通过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技术得到其mtDNA Cyt b基因全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分化及母系起源,进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其母系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化程度及母系遗传背景。结果表明:柴达木黄牛Cyt b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140 bp,比对分析共检测到2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单一多态位点4个,简约信息位点25个;依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12种单倍型,其中优势单倍型为H2,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588 2±0.030 0,核苷酸多样度为0.004 0±0.002 2,表明柴达木黄牛具有较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柴达木黄牛品种内5个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值在-0.010 4~0.161 8,提示品种内群体间分化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格尔木群体与乌兰群体间分化程度最大(Fst=0.161 8),大柴旦群体和茫崖群体间的分化程度最小(Fst=-0.010 4)。基于UPGMA法的品种内群体间聚类关系表明,柴达木黄牛品种内5个群体可聚为2类,其中格尔木群体与都兰群体最先聚在一起,大柴旦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