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接地质量测试仪是为了方便现场对接地网连接质量进行测试而开发的一款新型、智能仪表。介绍了接地质量测试仪的设计思路、系统总体框图、系统流程图及工作过程,同时介绍了接地网连接质量测试结果的判断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腹泻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疑似断奶仔猪腹泻的仔猪中分离、鉴定出15株病原性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11株为0131、4株未定型,所有O131血清型菌株呈β溶血。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和大肠杆菌粘附素单抗(F4、F5、F6、F41、F18)检测菌毛,O131菌株的毒素为STa、STb、SLT-2e,表达F18粘附素,未定型菌株的毒素为STa,共表达F6和F18粘附素。对15株大肠杆菌用16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痢特灵、新霉素敏感,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运用本场大肠杆菌分离株灭活苗免疫猪群,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法,对Ⅰ~Ⅱ期梭子蟹稚蟹(平均体长0.2~0.3 c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6.2~27.8℃下,6种渔用药物对梭子蟹Ⅰ~Ⅱ期稚蟹的96小时半致死浓度(96hLC_(50))分别为硫酸铜1.4mg/L、纤虫清2.5 mg/L、清苔净16mg/L、二氧化氯3.7mg/L、强力杀菌消毒剂4.2mg/L、二溴海因36.8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硫酸铜0.47mg/L、纤虫清0.62mg/L、清苔净4.1 mg/L、强力杀菌消毒剂1.1 mg/L、二氧化氯1.1 mg/L、二溴海因13 mg/L。梭子蟹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硫酸铜>纤虫清>二氧化氯>强力杀菌消毒剂>二溴海因>清苔净。其中硫酸铜、纤虫清的安全浓度相对较低,在梭子蟹养殖过程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5.
3月25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新农药创制研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通过科技部验收。这一项目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完成了21个创制品种并取得农药临时登记,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血卵涡鞭虫是导致海产甲壳类疾病的主要寄生虫病原之一,国内迄今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对海水养殖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病的研究结果.就该病在养殖梭子蟹当中的流行情况及诊断方法进行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我国海水养殖接类血卵涡鞭虫病害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方面论述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的特点,分析了目前状态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血卵涡鞕虫在GenBank中已发表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2对引物,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WSSV和血卵涡鞕虫的多重PCR方法,即通过一次PCR反应,同时扩增WSSV和血卵涡鞕虫2种病原的核酸。应用该方法分别对已知WSSV和血卵涡鞕虫阳性的样品进行PCR扩增,分别扩增出了2条特异性带———467 bp(WSSV)和168 bp(血卵涡鞕虫),与实验设计相符,且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特异性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对WSSV和血卵涡鞕虫的检测均具很好的特异性,而对三疣梭子蟹其它常见病原、梭子蟹DNA样本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1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符合率达到100%,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用于三疣梭子蟹2种病原的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对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疾病及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产蟹类血卵涡鞭虫间接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寄生于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血卵涡鞭虫虫体为抗原,制备了多克隆血清抗体.抗体经健康梭子蟹血淋巴吸附处理后,间接ELISA检测效价达7 680.应用该抗体建立了血卵涡鞭虫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FAT).采用常规显微镜检、PCR及IFAT 3种方法对采集的养殖青蟹、梭子蟹及海捕梭子蟹等18个样本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常规显微镜检阳性检出率为33.3%,而IFAT及PCR检测阳性率77.8%,符合率达100%;阳性虫体被染上黄绿色荧光,而正常梭子蟹血细胞则未被染色;可检测到血卵涡鞭虫不同生活阶段的营养体、腰鞭孢子及合孢体阶段.为血卵涡鞭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生活史研究提供了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牛奶病"是近年来秋、冬季三疣梭子蟹暂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流行性疾病,患病蟹的体液和肌肉组织中有大量的酵母菌.根据GenBank中的假丝酵母菌的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扩增患"牛奶病"三疣梭子蟹上分离到的酵母菌的部分18S rRNA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克隆入pUCm-T载体,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以蟹源弧菌和寄生虫的DNA样本为对照.结果,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假丝酵母菌的18S rRNA基因的同源性为84.4%~100%.同时,仅从试验用酵母菌DNA样本中扩增出了532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其他对照样本均未出现扩增反应.说明本实验建立的检测酵母菌的PCR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