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试验旨在用乳酸脱氢酶法探讨仔鸡肠囊的最佳培养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6只三黄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锥形瓶中,1只鸡为1个重复,每个肠段6个重复,然后在0,20,40,60和80 min用移液枪分别从每个锥形瓶中取100μL培养液分析乳酸脱氢酶活力.结果表明,在0~60min.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力上升较缓慢,60min后上升幅度较快;仔鸡肠囊的适合培养时间是40~50min.  相似文献   
102.
八十年代以来,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和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如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畜禽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农药、添加剂、重金属等)残留等,另一方面环境中的有毒 有害物质及畜禽带来的各种细菌、病毒会通过肉食品到达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3.
NaPi-Ⅱ型协同转运载体蛋白与磷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磷(60%~80%)以不能被动物消化的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只能被动物排出体外,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动物不能利用植酸磷,在饲料中又不得不人为添加更多的工业合成磷,而这些添加的磷不能完全被吸收利用,60%的无机磷被排出体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中过量磷的排泄导致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种非再生资源,磷在饲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继蛋白质和能量以外第三种最昂贵的饲料原料.了解磷的吸收作用机制对提高磷在生产上的利用和减少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而NaPi-Ⅱ型协同转运载体蛋白是对磷在小肠中的吸收有重要影响的一种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104.
马头山羊在四湖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5.
肉鸡液体饲料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畜禽液体饲料添加剂。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固体饲料添加剂相比,用液体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能确保添加剂的混合均匀性,保证群体采食的一致性,提高适口性,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在国内,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畜禽液体饲料添加剂系统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配制一种新型的肉鸡液体饲料添加剂,同时进行一系列的饲养试验,以期形成能在生产中应用的定型产品。1试验设计、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本研究根据河南省豫北地区8县1市饲料资源,按线性规划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用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106.
<正>类黄酮(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的达8000多种,它作为药用植物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目前  相似文献   
107.
导读: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农作物产量降低,破坏生态平衡。杨定清等(1998)用高铜猪粪施肥,与施用饲喂普通饲料的猪粪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组猪粪施用量增大,土壤铜含量超高。以浙江省1997年计,全年养猪2136.18万头、牛535845头、羊333.15万头、家禽23357.92万羽,换算成猪当量全年畜禽粪便产量达3344.36万吨。如果这些动物的饲料中都添加了高铜,所造成的铜污染是相当惊人的。专家指出,不管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从饲养成本等方面考虑,在饲料中使用高铜是不合理的,特别不应长期使用。需要加强立法,严格执法,严禁在畜禽日粮中使用高铜。许多饲料厂家因利益驱使而片面宣传:"猪粪便越黑,就说明消化越完全,越好。"这是一个非常错误且有害的标准。高铜之所以能使粪便呈黑色,是铜能与消化道内容物中的酚类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有时甚至是氧化铜的颜色。饲料消化率与粪便颜色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饲料的消化率受动物、饲料、环境、饲养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不是仅靠添加某一种单一物质就能解决的。选用生物效价高的铜和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益生素、合生素、酸制剂、抗菌肽、中草药等来代替高铜的添加剂,不单纯考虑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必须重视长远生态效益,并着眼于可持续稳定发展战略,走生态养殖发展之路,是畜牧业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08.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牛肉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作为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在改善牛肉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维生素E的生理活性入手,阐述了维生素E改善肉品质的作用机理,并着重从维生素E在肉中的蓄积、肉品颜色的稳定性、肉品滴水损失、肉品风味、牛肉中微生物指标、pH和嫩度六方面介绍了维生素E对牛肉品质评价指标的影响,为今后牛肉品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方热军  曹小明 《家畜生态》1995,16(2):22-24,F004
本文通过生态环境条件比较和生产性能,疾病等方面的测定分析,并与原产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湖地区为马头山羊的适宜生活类型区,马头山羊在当地亦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只要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充分利用当地草场资源,发展山羊饲养业,致富农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有着显著的作用。文章对动物微生态制剂进行介绍,综述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并对目前微生态制剂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