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调研资料为经验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型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与农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三组核心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现有制度背景框架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途径上还主要停留在“兼业型”转移型态,在流动方式上还主要表现为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和自身外出务工的盲目流动。但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在循序优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逐步削弱,政府和民间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投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33.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文中从财政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财力的必要性谈起,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中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谷城县第十三届党代会后,县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党代会提出的建设5000万只土鸡养殖基地,把荆山源农牧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响谷城“魏家山”鸡蛋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争创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生态土鸡养殖大县为重点,按照抓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保安全、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化理念谋划畜牧业,  相似文献   
35.
生猪保险的发展困境及对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发达与否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来看,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贡献率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一般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高的可达80%。而我国目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5%左右。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不仅是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保证。  相似文献   
36.
以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基础上,设计了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和投融资政策、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社会事业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7.
运用公共关系基本原理,把企业识别系统CIS策划引入地区形象塑造实务,研究重庆县域城镇形象建设问题。文章结合重庆实际,充分利用重庆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提出了重庆县域城镇形象建设的基本思路:恰当的形象定位、精心的形象魍造、积极的形象传播和持续的形象维护。并从领导高度重视、全民统一认识和夯实客观基础三方面为形象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8.
借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重庆丘陵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发展重庆丘陵山区农业的“工业富县”、“农业强县”、“旅游靓县”的发展战略和“外向创汇型”、“旅游观光型”、“高效生态型”、“庭院经济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9.
尝试从劳动分工的视角,基于199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农民创业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农民创业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分工演进,农村交易效率也正向促进农村分工,但其 作用较弱;创业通过分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贡献率大于对农户增收的贡献;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分工的调节效 应显著强于交易效率的调节效应,交易效率是制约农村创业的主要瓶颈.基于此,提出从完善社会保险、提高农户 人力资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公平公信的农村市场4个方面改善农村交易效率,鼓励农户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