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9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蕤核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对蕤核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而为蕤核果实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营养学方面的依据。蕤核果实外形美观,色泽艳丽,诱人,而且果肉酸甜适口,口感好,营养全面而丰富,初水分含量为78.23%,总水分含量为92.75%,单宁2.24%,分析结果表明,蕤核果实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较全,含16种氨基酸。蕤核果实中除氨基酸外还富含还原糖和总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叶酸5种维生素。此外还含有Ca、P、Zn、Fe、Se等多种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262.
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蒙古扁桃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蒙古扁桃种子活力明显下降,脂肪酶活性受抑制,脂肪降解成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转化为糖和糖的进一步代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认为在干旱胁迫下种子活力下降是引起蒙古扁桃濒危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3.
利用两种常规体外培养系统研究了体外培养及不同培养条件对牛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各时期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发育的牛胚胎在发育的各个时期(从原核期到囊胚)胞质中均含有丰富的脂滴,胚胎中特别是在桑椹胚及囊胚阶段可见到一些异常细胞。两系统下发育的胚胎中脂滴形态不同,从桑椹胚阶段开始,胚胎线粒体的发育在M199 BOEC FCS培养系统中明显滞后于其在SOFaa BSA培养系统中的对照。  相似文献   
264.
如何提高母牛冻配受胎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母牛冻配受胎率,对发展畜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母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品种改良速度、牛的品质和农户的经济效益.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5.
肉羊对饲料的利用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肉羊具有成熟早,早期饲料利用率高,体重增长快及繁殖力高的特点,因而要求有较高的饲养管理条件,需要喂给全价的饲草料.这就要求广大养殖户,在实际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搭配饲草料中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66.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牧区冬春季低质粗料供给条件下,补饲不同能氮比精料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61±2)日龄健康、体重为(20.56±1.43)kg断奶的羔羊128只,公母各占1/2,分成4组,每组3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补饲消化能(DE)水平相近、粗蛋白质(CP)水平逐渐升高的4种颗粒精料,其能氮比(采用DE/CP)分别为90.03(Ⅰ组)、82.55(Ⅱ组)、73.25(Ⅲ组)、67.87 M J/kg(Ⅳ组)。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高于Ⅳ组7.75%(P0.01)、Ⅰ组4.94%(P0.05)和Ⅱ组3.41%(P0.05),且该组料重比最优。2)Ⅰ组羔羊末体高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其中Ⅱ、Ⅲ、Ⅳ组母羔末体高分别比Ⅰ组高3.68%、4.12%、4.44%(P0.05);不同能氮比精料对不同性别羔羊的胸围增长、胸围增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3)血清尿素氮含量随着精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升高,Ⅳ组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Ⅲ组羔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牧区冬春季枯草期对羔羊及时补饲精料能够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不同能氮比精料对牧区羔羊部分血清指标产生显著影响,补饲精料最适能氮比为73.25 MJ/kg。  相似文献   
267.
草原植物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及其品质,而且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研究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采取主要植物样品,分析其N、P、K、Ca、Mg、S、Fe、Mn、Cu、Zn、Mo、B和Se含量,以期了解不同植物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3种主要植物含N量变异最小,而P、K、Mg、Mn、Cu和Zn含量的变异居中,Ca、S、Fe、B、Mo和Se变异比较大。总的来看,大部分禾本科植物K、Ca、Mg和S的含量比较低,藜科植物Ca、Mg、Mn和B的含量比较高,百合科植物S和Se的含量比较高,而Fe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植物,菊科植物含Cu比较多,阿氏旋花Fe和Mn含量比较高,苔草N、P、K和Mo含量比较高。包括优质牧草羊草在内的7种植物Se含量等于或低于0.05mg/kg,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68.
为选择较为适合甜菜总RNA的提取方法,构建和优化RT有效体系。以田间甜菜叶片、根毛及根表皮为材料,研究了提取甜菜总RNA的方法以及利用RT-PCR技术进行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检测。研究表明,获得良好的RT-PCR扩增效果,RT体系中dNTPs浓度、引物、AMV、模板RNA的浓度要分别达到1 mmol/L,1μmol/L,0.1 U/μL,0.01μg/μL较好。PCR体系中dNTPs浓度、引物、TaqDNA聚合酶、Mg2 的浓度要分别达到0.1 mmol/L,0.1μmol/L,0.01U/μL,1.48 mmol/L效果较好。RT-PCR法对BNYVV检测,可作为甜菜品种(育种材料)早期抗丛根病性鉴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69.
【目的】精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简单易行,其作为制备转基因动物的一种方法已经被很多科学家所认同。但是不同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其稳定性和重复性较低,转基因效率差异极大。现将主要探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方法】小鼠精子获能后分别与0、15、30和300nmol·L-1 的Cy-3标记DNA(Cy-3-DNA)在37℃共孵育30 min。其后,血细胞计数板检测小鼠精子的活率;共孵育精子进行直接涂片,DPBS洗涤后涂片,DnaseI消化后涂片,精子涂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记录视野中的精子总数及显示Cy-3信号的精子数,用于统计精子结合及内化DNA的效率。精子与300 nmol·L-1 的Cy-3-DNA共孵育后,以50µmol·L-1的 P4诱导精子顶体反应,统计顶体反应前后显示Cy-3信号的精子比例。精子分别与15和300 nmol·L-1 Cy-3-DNA共孵育后,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在荧光镜下观察合子期受精卵中Cy-3-DNA的存在位置。按照优化后的条件,精子分别与0、15和300 nmol·L-1 pEGFP-C1质粒共孵育后进行体外受精,制备转基因胚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和发育效率,采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囊胚期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获能后的精子分别与0、3、15、30和300 nmol·L-1的Cy-3-DNA共孵育后,精子的活率分别为82.21%、73.63%、77.38%、76.33%和77.80%;洗涤前精子结合DNA的效率分别为76%、94%、99%、100%,15、30和300 nmol·L-1组精子结合率均显著高于3 nmol·L-1组(P<0.05)。洗涤后精子结合DNA的效率,分别为45%、66%、84%和87%,消化后精子内化DNA的效率分别为44%、56%、71%和76%,并且洗涤后精子结合及消化后精子内化DNA的效率都为300 nmol·L-1组和30 nmol·L-1组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15 nmol·L-1组显著高于3 nmol·L-1组(P<0.05);Image J对精子结合Cy-3-DNA的强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源DNA的量随着外源DN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顶体反应后,精子顶体部DNA会有丢失,但精子头部后区的外源DNA依然会保留,因此,顶体反应前后,精子结合外源DNA的精子比率没有降低。15和300 nmol·L-1 DNA共孵育的精子体外受精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显示,合子期胚胎有外源DNA的荧光信号分布,将荧光信号在雄原核附近密集的胚胎记为阳性胚胎,300 nmol·L-1 DNA共孵育的精子获得合子期胚胎的阳性率为27.89%,显著高于15 nmol·L-1组的9.00%(P<0.05)。精子与pEGFP-C1质粒共孵育后,体外受精,结果表明精子与DNA共孵育后,卵母细胞受精率及胚胎卵发育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单囊胚PCR检测15和300 nmol·L-1的pEGFP-C1质粒与精子共孵育转基因胚胎阳性率分别为8.72%和21.50%;采用RT-PCR方法在300 nmol·L-1组的囊胚中检测到了EGFP基因 RNA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E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精子具备结合和内化外源DNA的能力,并能将外源DNA带入卵母细胞,顶体反应会使精子丢失顶体部DNA,但精子头部后区外源DNA依然保留。受精过程外源DNA在基因组中的整合及外源基因表达激活是精子介导转基因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70.
贮藏条件对华北驼绒藜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干燥华北驼绒藜种子含水量(MC2.8%~4.2%)在室外温度下,能显著地延长其耐藏期,在室外温度下贮藏可达25个月。超干燥种子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明显地低于非超干燥种子(MC>5%),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地高于非超干燥种子。结果表明,超干燥处理能使华北驼绒藜种子保持高水平活力;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超干燥种子耐贮藏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