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0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正常体温为38.5℃,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40℃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奶牛品种将停止采食。  相似文献   
82.
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空间协同的区划研究对于区域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及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基于生态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POI数据,利用密度场热点探测器、协同区位商及空间约束多元聚类模型探讨了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协同水平,并以生态旅游资源和空间协同水平为基础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资源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的环状格局,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多核心分散”的格局,医疗设施和交通设施呈现“多核心分散”的格局。2)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协同水平总体较差,餐饮设施、医疗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住宿设施、交通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东南向西南递减”趋势。3)青藏高原可划分为八大旅游区,分别为:唐古拉山湖沼冰雪地旅游区(交通协同最差)、藏北高原湖沼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差)、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植被景观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优)、藏南谷地非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住宿协同较差)、川西北高原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餐饮、医疗协同较差)、横断山区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旅游区(交通协同较差)、共和盆地地表形态旅游...  相似文献   
83.
青稞作为最能适应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作物和藏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基本口粮作物,也是海南州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0年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9.19万亩,其中青稞播种面积29.54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3.27%。青稞主要种植区分布在2800-3400米的高海拔地区,大部分地区种植规模比较大,青稞田人工除草难度大,化学除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4.
畜牧业是玛沁县的主导产业,也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产业,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玛沁县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当前,玛沁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现就玛沁县动物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85.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出血性肠炎或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临症特征,为了摸清玛沁县大武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況,笔者于2009年至2012年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牧民对环境保护的响应是生态保护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主体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保护项目实施的成效和可持续性,是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约283户藏族牧民通过翻译进行结构式访谈,采用Logistic模型从主体角度探讨了牧户愿意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域约87%的牧户认为生态保护对牧户有好处,但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只有近70%的牧户是在政府主导下基于有限理性而被动的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2)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的意愿主要受当地政府的保护力度及牧户对生态保护外部性的认知水平、生计水平、外界接触程度、工作机会的正影响,并受牧户的年龄、离中心城镇的距离和区域气候恶劣情况等因素的负影响,系数依次为:2.22、3.98、1.93、2.26、1.48、-1.63、-2.43、-0.92。(3)牧户的生计水平、退化感知和外部性认知是影响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的关键因素,牧户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的概率不仅仅是牧户出于自身利益和未知风险考虑下被动的响应,更是当地政府的环境知识宣传和保护投入影响下个体的抉择结果。(4)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解决牧户的单一化生计问题,构建完善地生态补偿机制让牧户分享生态保护的外部性效益,并激励牧户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生态保护、牧户幸福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87.
同仁县犬瘟热流行情况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是犬瘟热(狗瘟)病毒引起的犬的急性热性传染病。2005年冬至2008年底在同仁县广泛流行,以严重的胃肠炎为特征,并伴发有眼、鼻、呼吸道炎症。1流行情况据调查,疑似犬瘟热在解放前我省各地就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犬只大量发病死亡,不死犬的后遗症是后躯瘫痪。1985年同仁县广泛流行疑似犬瘟热,犬只大量发病死亡,耐过犬只部分有后躯瘫痪的后遗症。2005年冬至2008年底,犬瘟热在同仁县隆务河流域又广泛流行,家庭拴养的犬只大批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88.
两种定性检测方法检测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南县2个奶牛场收集135头围产期和泌乳期奶牛的新鲜尿液和乳汁,用试剂法和粉剂法检测其中尿酮和乳酮的阳性变化。[结果]试剂法和粉剂法均可用于奶牛尿酮和乳酮的早期检测。粉剂法具有易配制和携带、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更适用于现场的尿酮和乳酮的阳性检测。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而乳酮阳性率低。产后尿酮阳性率(34.7%)明显高于产前。酮体阳性率从产后10 d开始明显增加,且集中在产后10~20 d。[结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10 d左右。  相似文献   
89.
1997年5月至7月,青海果洛州达日县桑田麻乡爆发一起人、畜炭疽,造成258头(只、匹)牲畜死亡和3人发病。1流行概况桑田麻乡地处青、川交界,海招4200m~4500m,占地面积引万公顷,下辖四个牧委会12个合作社,各类牲畜64826头(只、匹),其。h牛29947头,羊34108只,马77匹。该地区疫情较复杂,牲畜传染病几乎每年都发生并造成死亡,但象这次流行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危害之严重实属罕见。本次疫情在该乡3个合作社爆发流行,且因吃病死牛肉,3人发病住院。1997年5月向阳Th社)已某家发现病牛20头,死亡4头,尼共将死牛剥皮食用,并将一部…  相似文献   
90.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大型野生草食动物与家畜栖息地分布及其食物竞争状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青海省天峻县大型野生草食动物的生境状况,利用ENMTools对环境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9个主要环境因子用于建立模型,通过MaxEnt模型对天峻县的野牦牛(Bos mutus)、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岩羊(Pseudois nayaur)、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和盘羊(Ovis ammon)6个物种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影响6种大型野生草食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海拔;天峻县6种大型野生草食动物适宜生境面积约为12 607 km2,占天峻县面积的48.51%,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各物种训练集(Training)与验证集(Tes data)AUC值分别为藏原羚0.936,0.915;鹅喉羚0.903,0.874;野牦牛0.934,0.911;岩羊0.946,0.821;藏野驴0.918,0.906;盘羊0.930,0.920,均达到了优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