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0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61.
[目的] 研究早期断奶对藏西北绒山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健康羔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28日龄(D28)实施早期断奶,对照组在60日龄(D60)自然断奶,羔羊断奶后饲喂相同的代乳料至75日龄;从两组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样,对其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在藏西北绒山羊背最长肌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亮氨酸等7种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等10种非必需氨基酸。两组断奶羔羊肉中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8日龄断奶组羔羊肉中EAA/TAA、EAA/NEAA比值显著(P<0.05)高于60日龄断奶羔羊。共检测出29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和油酸含量最高,早期断奶对羔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藏西北绒山羊羔羊肉中所含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多、含量丰富,实施早期断奶、及早补充颗粒料对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无影响,且可提高EAA/TAA、EAA/NEAA比值,使其更符合FAO/WHO氨基酸评分模式;该试验可为藏西北绒山羊羔羊实施早期断奶、提高母羊的繁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2.
【目的】快速、准确和大范围地对天峻县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 )进行监测。【方法】利用天峻县 Landsat 8 OLI 遥感图像数据和同期 43 处样点实测生物量数据,分别建立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 Adjusted Vegetation - Index, MSA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统计模型,分析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天峻县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的统计模型的拟合效果不同;由 4 个自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建立的三次项回归模型在拟合精度上较一元线性和多元线性高,为 y=116. 12x3 –898. 48x2 +1 672. 1x–1 003. 4。【结论】 RVI 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三次项模型适用于监测天峻县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563.
564.
在当前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布氏杆菌引发的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影响牛群生长的同时也严重损害养殖户的切身利益,给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本文主要基于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机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展开系统化剖析,以此来确保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65.
目的:对玛可河兰科植物的调查,可以详细的了解玛可河兰科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及药用功效,从而为玛可河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文献研究、查资料等方法,对该区兰科植物的种属、分布及药用功效进行研究。结果:1、此次调查结果发现了该区共有兰科植物九属九种。2、玛可河兰科植物入药部位主要以全草和根类为主。结论:加强对兰科植物的保护,实现兰科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566.
567.
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内蒙古的苜蓿商品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但近年来,苜蓿锈病发生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蒙古苜蓿产业的发展.2018年—2020年,笔者建立了基于RNA水平的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体系,对内蒙古苜蓿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  相似文献   
568.
569.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逆境响应等过程。本研究通过构建蒺藜苜蓿miR167c的海绵载体,探究miR167c及其靶基因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生长素响应因子6/8(Auxin response factor 6/8,ARF6/8)、类受体蛋白激酶家族蛋白(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related family protein, RPK)和IAA-氨基酸水解酶(IAA-Alanine resistant 3,IAR3)基因为拟南芥miR167c的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At-miR167c表达量较野生型显著降低,而上述4个靶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转基因拟南芥的花期提前,花序紧凑,花苞数量增多;莲座叶数量和鲜重显著增加;株高、分枝数和果荚数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miR167调控植物生长和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0.
梳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相关文献对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战略演变为主线回顾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历程,梳理了金融在助力产业发展、深化脱贫攻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与短板上的研究成果,同时发现相关研究还存在视野过窄、方法单一缺乏融合以及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当朝向视角更广阔、主体更微观、方法与思维更创新的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