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调亏灌溉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了解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技术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 欧亚种酿酒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黑比诺(Pinot Noir)为试材,以不同的灌水量进行调亏灌溉,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RDI条件下,酿酒葡萄的副梢发生率、枝条生长量显著降低;随着调亏程度的加大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调亏灌溉对葡萄果粒大小和产量无明显影响,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糖含量增加,总酸含量降低,糖酸比升高;另外,轻度的调亏灌溉有利于葡萄皮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提高。【结论】调亏灌溉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既有效抑制酿酒葡萄的营养生长,又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2.
盐胁迫下葡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葡萄(8804品系)扦插苗进行不同程度的盐处理(0.2%,0.4%,0.6%),在一定时期对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葡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规律与叶绿素a、b的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在处理前期都持续下降,中期出现一段时间稳定甚至上升,后期又开始下降;细胞间CO2浓度(C i)前期几乎不变,后期则迅速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3.
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肥力和葡萄叶片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赤霞珠葡萄生产园行间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生草使土壤全N、全K平均含量升高,但对土壤全P含量影响不大;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平均含量均降低,土壤pH值升高.对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Mn含量升高、Zn含量降低,而且行间生草使叶片N、K、Ca、Mg、Mn、Zn都有升高趋势.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有利于土壤中氮的积累,禾本科多年生黑麦草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4.
选取陕西省耀州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A点1 152 m,B点1 096 m,C点818 m)的葡萄园,对其葡萄与葡萄酒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感官鉴定.结果表明,各点葡萄浆果含糖量以B点最高,A点最低;含酸量山地高于平地,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糖酸比山地小于平地,在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单宁含量以B点最高,C点最低.葡萄酒酒精发酵进程无明显差异,发酵趋势基本一致,发酵彻底,残糖均在2 g/L以下.葡萄酒的酒精度、总酸含量及单宁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与浆果含糖量、含酸量和单宁含量相一致.山地葡萄酒的感官质量优于平地,在山地上又以海拔较低处优于海拔较高处.  相似文献   
55.
行间生草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中主要单体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主要单体酚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有机溶剂萃取、HPLC定性与定量分析各处理葡萄与葡萄酒中的主要单体酚含量。【结果】在赤霞珠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0种单体酚,包括非类黄酮和类黄酮类,葡萄与葡萄酒中类黄酮类多酚的总含量(409.43~538.63 mg?kg-1和56.16~81.30 mg?L-1)高于非类黄酮(76.91~98.85 mg?kg-1和30.65~41.22 mg?L-1)。在类黄酮中,黄烷醇类儿茶素含量及所占比例最高,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儿茶素的含量分别占所测单体酚总含量的74.94%~79.70%和48.60%~50.62%。与清耕(对照)相比,行间生草可提高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主要单体酚的含量及其总量,其中高羊茅和白三叶草处理葡萄果实中安息香酸、水杨酸、咖啡酸、儿茶素含量及单体酚总含量与清耕(对照)之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时高羊茅处理使葡萄酒中没食子酸、咖啡酸、儿茶素等含量显著升高,在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各处理单体酚总含量由高到低均为高羊茅?白三叶草?紫花苜蓿?清耕(对照)。【结论】行间生草可提高葡萄与葡萄酒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从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6.
GA3 +CPPU结合疏果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20mg·L~(-1))+不同浓度氯吡脲CPPU(1.0、3.0、5.0mg·L~(-1))处理与单穗不同留果量处理(单穗50、65、80粒)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葡萄果穗及果粒性状、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次对果穗浸蘸GA320mg·L~(-1)+CPPU 3.0mg·L~(-1),单穗留果量为65粒和80粒时均较对照显著使果粒增大、总酸含量降低,总花色素含量升高,同时果形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单穗留果量为65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单穗留果量为80粒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每穗留果65粒,果实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口感最好。表明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单穗留果65粒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而其它处理在不同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57.
张振文  王华  房玉林  惠竹梅  李华 《园艺学报》2013,40(8):1611-1612
 酿酒葡萄新品种‘媚丽’(Meili)采用欧亚种内轮回杂交选择法选育而成,亲本为‘梅鹿特’、‘雷司令’和‘玫瑰香’及中间杂种Bx-82-97和Bx-84-105。果粒圆形,果皮紫红色,平均单穗质量187 g,单粒质量2.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6%,还原糖(以葡萄糖计)含量198.0 g · L-1,总酸(以酒石酸计)含量4.6 g · L-1,出汁率70%。抗霜霉病,较抗白腐病。在陕西杨凌地区8月下旬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58.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其结果母枝采用单芽、双芽、三芽、四芽和五芽的冬季修剪方式,考察了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冬芽萌芽率、果枝率、结果系数及花序着生位置的影响,旨在研究陕西渭北地区主栽鲜食"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反应,为冬季简化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上不同节位冬芽,尤其是低节位的冬芽成花能力均较强;不同修剪方式下,冬芽萌芽率、果枝率均随结果母枝上芽位的上移而降低,长梢修剪较短梢修剪结果母枝低节位冬芽的萌芽率降低,易导致结果部位上移和外移;结果母枝留芽量对新梢结果系数的影响不大,花序主要着生在新梢上的第3~5节位。试验表明,"红地球"葡萄冬季修剪适宜采用短梢修剪,增加短枝数量即可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59.
研究农药百菌清处理前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预处理对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以及农药降解代谢的影响,探讨EBR缓解农药对葡萄植株的伤害以及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盆栽苗为试材,研究EBR处理对百菌清胁迫下葡萄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物质含量、解毒酶活性以及叶片百菌清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1 mg·L-1EBR单独处理可提高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CHT处理(600倍液的百菌清)抑制了叶片光合作用,与CHT处理相比,EBR+CHT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以及叶片光合系统II(PSII)原初光能转换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百菌清CHT处理使葡萄叶片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而EBR+CHT处理使H2O2、O·2和MDA含量分别比CHT处理降低32.5%、15.8%和4.7%,同时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含量显著高于CHT处理;0.1 mg·L-1EBR单独处理以及CHT处理均使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有所提高,与CHT处理相比,EBR+CHT处理使叶片解毒酶活性进一步增强;EBR预处理加速了百菌清在叶片中的降解,显著降低了叶片农药残留量。研究得出:0.1mg·L-1EBR处理可促进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600倍液百菌清处理损害了葡萄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平衡,外源0.1 mg·L-1EBR预处理能通过改善叶片光合特性,减少活性氧物质和丙二醛的积累以及提高解毒酶活性以促进百菌清降解,从而缓解农药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60.
葡萄园生草对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多数研究认为,葡萄园生草可有效控制植株的生长势,减少夏季和冬季修剪量,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生草能降低葡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葡萄果实产量,可调节葡萄园温度和湿度,改善葡萄园微气候,减少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使果实含酸量降低,含糖量和糖酸比升高,同时提高了红葡萄酒中花色素苷、多酚含量及pH,使酒体颜色加深,结构感增强,从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葡萄园生草对葡萄与葡萄酒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