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菌生防菌剂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淡紫拟青霉、厚垣轮枝菌生防菌剂对当归生长量的影响及对麻口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剂在当归移栽时拌细干土穴施对当归生长量(出苗、株高、叶片数、冠幅)有一定的影响;但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其中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1.25kg/hm2处理组防效最高,为63.43%,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对当归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为25.78%~63.01%,其中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5.00kg/hm2处理增产率最高,为63.01%,其次为厚垣轮枝菌微粒剂33.75kg/hm2处理,增产率为61.67%;菌剂各处理相比对照可明显提高特等归比例。淡紫拟青霉颗粒剂41.25、45.00kg/hm2和厚垣轮枝菌微粒剂33.75kg/hm2穴施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提高当归产量,可用于生产上防治当归麻口病。 相似文献
22.
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相似文献
23.
黄芪根瘤象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发生于甘肃省黄芪种植区域的黄芪根瘤象(Sitona ophthalmicus Desbrocher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报道。通过室内观测详细描述该虫的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该虫的越冬虫态、生活习性、产卵和为害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1年发生1代,产卵盛期出现在5月、幼虫为害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化蛹盛期出现在7月下旬、羽化盛期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后开始越冬。并且产卵成虫为越冬成虫,越冬虫态为成虫和幼虫。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目的]研究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确定该药剂对马铃薯试管苗促生的最适稀释倍数,以期为马铃薯试管苗的高效生产移栽和马铃薯生产的减肥减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陇薯9号试管苗为试材,采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进行不同稀释倍数的蘸根处理,研究该药剂对试管苗生长相关指标、结薯重及对温室移栽的影响。[结果]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陇薯9号的株高、根长、根数、叶片数和鲜重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强壮苗能力,也能增加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结薯重,该药剂150~300倍液对陇薯9号试管苗蘸根15~30 min,试管苗的各项生长指标、成活率和结薯重最高,植株生长健壮,生长状况最佳。[结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使用效果理想,减少了用药次数,可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29.
6种杀菌剂对甘草褐斑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叶部施药法,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甘草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14 d,10%苯醚甲环唑ME 1 500倍液和20%丙环唑ME 2 000倍液对甘草褐斑病的防效分别为90.73%和85.33%;5%烯唑醇ME1 000倍液和25%腈菌唑EC 3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0.56%和78.71%,以上4处理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 500倍液处理防效72.10%,40%多.福.溴菌清WP 750倍液与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 500倍液的处理效果相当。在甘草褐斑病发生初期,均匀喷雾,间隔7 d,共喷药2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