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59篇
  51篇
综合类   491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43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针对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自主率低、育种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等现状,设计了以遗传评估和选种选配为核心业务功能的山羊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并在云南省山羊养殖企业示范应用。基于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了云上黑山羊和波尔山羊核心群体种羊数量、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综合选择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山羊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养殖企业生产管理和育种管理效力。2022年相较于2019年,云上黑山羊核心群体增长3 600余只,波尔山羊核心群体增长2 200余只;云上黑山羊初生窝质量由6.21 kg提升到6.71 kg,窝均产羔数由2.10只提升到2.12只(立新羊业有限公司)。2021年相较于2019年,云上黑山羊核心群12月龄体质量由36.19 kg提升到38.97 kg,背膘厚由2.78 cm下降到2.67 cm;云上黑山羊公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0.71%,波尔山羊公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1.38%,云上黑山羊母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0.80%,波尔山羊母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1.17%。该系统已在示范应用场平稳运行,且功能完善,操作简便,为山羊企业持续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2.
大豆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基础,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豆种植过程中需加强对种植技术的管理与控制,比如大豆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水平。本文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63.
【目的】研究黑核桃腐烂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生物学特性,以病原菌为靶标进行室内杀菌剂毒力测定实验,为田间防治药剂的筛选提供备选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病原菌在不同碳源、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病原菌的室内药剂毒力。【结果】病原菌在供试的8种不同碳源培养基均可生长,在PDA、PSA、PCA和胡萝卜培养基培养基上长势好于其它4种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其中病原菌在PDA上生长最好,其次为PSA、PCA和胡萝卜培养;病原菌在5~35℃均能生长,其中最适温度在(25±1)℃;病原菌在pH值3~10均能生长,其中在pH值5.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最为适宜;病原菌在24 h光照,12 h光暗交替和24 h黑暗三种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差异不显著,其中24 h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相对较快,而在其它2种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相对缓慢;12种供试药剂对黑核桃腐烂病菌的毒力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10%苯醚甲环唑毒力最大,EC50值为0.001 mg/L,其次为16%苯甲中生,EC50值为0.017 mg/L,而47%春雷王铜毒力最小,EC50值为2 481.10 mg/L。【结论】在供试8种培养基中,最适合核桃腐烂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DA,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最适pH值为5,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供试的12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苯醚甲环唑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苯甲中生和多锰锌,3种药剂可作为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的备选。  相似文献   
964.
农村地区因受到交通和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显著落后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现在对农业经济发展重视力度大大增强,在大环境政策趋势下,农业经济进行了转型。农业经济转型主要是农业结构模式发生改变和城乡农业经济发展一体化。为了促进农业经济转型要科学管理输送人才,重视科学发展与农业相结合,保证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农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陕西省农村智慧外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不足,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亟需得到开发。本文首先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其次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最后尝试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966.
【目的】研究农药胁迫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蚜虫生态遗传与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剂量氧化乐果、吡虫啉农药胁迫下,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2种不同体色型(红色型和绿色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初生若蚜,分别测定各处理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净增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学参数。【结果】随着氧化乐果和吡虫啉施用剂量的增加,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均增加,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增加幅度比红色型大;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均减少,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减小幅度比红色型大。【结论】农药胁迫对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对其繁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绿色型麦长管蚜比红色型更敏感。  相似文献   
967.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室内生态养蛇场,从2009年5月1日起更名为湖南湘南第一蛇园,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室内生态养蛇场。蛇场占地5000多平方米,全封闭立体式6层,有大小蛇笼1000多个,全部采用发酵床技术养蛇.并配备养蛇温控设备。该蛇场培训班由有多年养蛇经验的创办人应飞雄执教,蛇场多次受到市、县级领导肯定。  相似文献   
968.
生长素处理对新疆榛压条繁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新榛1号、新榛2号、新榛3号、新榛4号4个杂交榛树品种压条繁殖效率和商品苗率,分别用1000mg/LIBA、1250mg/LIBA、1500mg/LIBA、1000mg/LABT、1250mg/LABT、1500mg/LABT处理4个品种的榛树枝条。结果表明,杂交榛品种、生长素种类及浓度间的生根率、根数量、一级侧根根径存在显著性差异,一级侧根的根长无显著差异;4个杂交榛良种生根效果优劣排序为:新榛2号〉新榛1号〉新榛3号〉新榛4号;IBA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ABT;而不同浓度使用效果的排序为1250mg/L〉1000mg/L~1500mg/L;新榛1号、新榛2号、新榛3号采用1250mg/LIBA处理效果较好,而新榛4号用1000mg/LIBA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9.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载体生物膜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菌16S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条带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类群主要是陶厄氏菌属Thauer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外硫红螺旋菌科Ectothiorho.dospiraceae、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及不可培养细菌。当反应器运行208d时,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维持较高水平,两者去除率之比为1.1,表明反应器内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16SrRNA基因引物Pla46F/Amx368R—GC获得的PCR产物,采用DGGE技术对载体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了检测。DGGE优势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中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别与PlanctomyceteKSU-1、CandidatusJetteniaasiatica的相似性均为96%,可以认为它们是反应器内起厌氧氨氧化作用的主要细菌。  相似文献   
970.
为了缓解菜田地表灌溉水污染物含量较高,达不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问题,检测了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和一次处理、重复处理的净化水的各项污染物含量,并以一次处理的净化水进行生菜漂浮育苗试验,分析比较净化水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地表灌溉水悬浮物含量达78 mg/L,超过污染警戒指标,BOD5、COD、粪大肠菌落数3项未达到清洁水质指标,分别为11.5 mg/L、42 mg/L和700个/100 mL;经一次处理和重复处理的净化水的大部分污染物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悬浮物含量分别降低为13 mg/L和10 mg/L,均已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指标,BOD5、COD、粪大肠菌落数均达到清洁水质指标。一次处理的净化水与自来水进行生菜漂浮育苗比较试验时,其幼苗生长和营养积累无异常;幼苗移至大田比较试验时,其鲜菜产量和干物产量无差异,一次处理的净化水可以用于菜田灌溉。试验表明,地表灌溉水净化处理能改善农田灌溉水质,降低灌溉水中污染物含量,在生产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