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86篇
  122篇
综合类   761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946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采用颗粒冷冻精液制作技术生产冻精,并将其应用于受胎试验,取得满意效果,达到更好地利用有限的优秀绒山羊公羊的目的,加速我区山羊选育改良步伐。  相似文献   
22.
种子在植物学上属于繁殖器官,它和植物繁衍后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界的所有种类并不都是以种子进行繁殖的,只有在植物界系统繁衍地位最高、形态结构最复杂的一个类群——种子植物才能产生种子。种子植物的由来,也正反应了这一特点。种子又是种子植物的花在完成开花、传授和受精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程后产生的是有性生殖的产物,所以和花的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贵南地区不同荒漠化草地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南地区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中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草地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塔秀乡西贡卡,森多乡东贡卡和茫什多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减小。塔秀乡塔秀滩极度退化草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小于重度退化草地,丰富度大于重度退化草地。4个不同荒漠化地区多样性指数减小,均匀度指数总体有递减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对藏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西藏藏鸡的新城疫免疫程序:1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3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60日龄新城疫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或肌肉注射;120日龄新城疫灭活疫苗皮下注射;以后根据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免疫,与此同时,提出该病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5.
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杂一代羔羊的生长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在高寒牧区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羊体尺、体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南本F1比本地山羊6月龄体高、体长和胸围分别较本地羊提高8.24%、12.27%和8.05%,差异显著;初生重、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较本地山羊提高59.12%、49.13%、57.12%和59.119%,差异极显著,杂种优势明显;6月龄南本F1比本地山羊增重5.96 kg,增加收入53.64元。  相似文献   
26.
连用5头经产荷斯坦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制剂(RPGLA),通过比较添加前后血浆和乳中γ-亚麻酸(GLA)含量变化,探讨了RPGLA的添加对血液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RPGLA中含有脂肪52.5%和γ-亚麻酸3.5%。每天分别早晚两次饲喂150gRPGLA,试验期间的日粮和饲养管理是一致的。添加前测定一次血浆和乳中GLA含量.添加后测定了5次。结果显示:RPGLA添加后血液中GLA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前乳中GLA含量(mg/kg)及其产量(mg/d)分别为11.5和310.3,而添加后第4、9、14、19、22天分别为25.7、19.0、26.3、24.8、27.7和663.0、493.1、737.7、705.0、769.7.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泌乳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γ-亚麻酸可大幅度提高血浆和乳中γ-亚麻酸含量。  相似文献   
27.
本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类型粗饲料的组成规律。分别从汶川、茂县、小金和金川等川西北地区采集5类13种23份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再利用CNCPS法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类粗饲料中,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显著高于酒糟类和鲜草类(P0.05);淀粉和果胶占碳水化合物(CB1/CHO)比例在5类粗饲料中差异不显著(P0.05);酒糟类不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C/CHO)比例显著高于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占碳水化合物(NSC/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糖类占碳水化合物(CA/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P0.05);秸秆类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B2/CHO)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P0.05);不同类型粗饲料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相似,仅酒糟类和秸秆类中不可降解蛋白质占粗蛋白质(PC/CP)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其余4种可降解蛋白质差异不显著(0.05)。由此可见,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中CHO含量较高,CHO中以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CB2,粗蛋白质中以非蛋白氮(PA)和中速降解蛋白质(PB2)为主。综合分析本试验多项指标,提示鲜草类和干草类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中各组分比例更符合牦牛等反刍动物的消化特性,而酒糟类和秸秆类在牦牛等反刍动物饲粮中使用时应控制其用量。  相似文献   
28.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默勒镇老日根村、才仕土村和海浪村的共60只绵羊进行了同盘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其中老日根村和海浪村各25只绵羊、才仕土村10只绵羊。结果:老日根村绵羊同盘吸虫感染率68.0%(17/25),才仕土村感染率20.0%(2/10),海浪村感染率为0(0/25),平均感染率为31.67%,平均感染强度187.1条,感染范围0~577条。检出鹿同盘吸虫(Paramphistomum.cervi)、后藤同盘吸虫(P.gotoi),隶属于同盘科(Paramphistomatidae)同盘属(Paramphistomum);鹿同盘吸虫感染率26.7%,平均感染强度282.9条,感染范围61~405条;后藤同盘吸虫感染率8.3%,平均感染强度87.2条,感染范围32~172条。结果显示默勒地区因村间草场类型存在一定区别,绵羊同盘吸虫感染情况也有差异,以鹿同盘吸虫寄生数量为多,后藤同盘吸虫寄生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9.
核型快速进化是马属动物基因组进化的最显著特征,很多染色体内或染色体间的重排以及融合裂变事件可解释其核型多样化,然而非重排所致的着丝粒重定位也对染色体形态产生影响。据报道,着丝粒重定位事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基因组,尤其马属动物上出现较频繁,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着丝粒特征及进化模式,试图揭示着丝粒移动的机制及其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但着丝粒重定位的机制目前还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着丝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重要结构,它介导动粒装配参与染色体的分离和稳定遗传。着丝粒的功能高度保守,但其结构在物种间甚至在同一物种不同染色体间也有差异,并且着丝粒序列由大量重复序列构成,因此对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现对马属动物着丝粒结构进化及着丝粒重定位事件的新进展进行概述,并探讨了马属核型的进化模式。  相似文献   
30.
西藏部分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地区藏猪戊型肝炎流行情况,在拉萨、林芝、昌都、日喀则和山南等5个市,采集305份藏猪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并用SPSS 21.0方法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区域间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从305份藏猪血清中检测到81份抗体阳性,总抗体阳性率为26.6%(81/305);拉萨市和林芝市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2.8%(20/61),其次为昌都市、日喀则市和山南市,阳性率分别为29.5%(18/61)、26.2%(16/61)、11.5%(7/61);山南市阳性率与其他4个市相比差异显著(P0.05),公猪和母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35/150)和29.7%(46/155),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西藏地区藏猪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鉴于当地存在食用生或半生猪肉和猪肝的习俗,建议加强宣传,倡导健康饮食,同时加强高发区疫病防治,降低人类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