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5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以N、P和K3种肥料为因子,在青海省玉树州高寒草地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缺乏N和P的高寒退化草地,不缺K,3个施肥因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草地牧草产量(Y,kg/hm2)可用其与N(kg/hm2)和P(kg/hm2)间的二元二次方程Y鲜重=11 027+742 N+728 P-2 540 N2-624 P2-1 055 NP和Y干重=3 706+243 N+232 P-716 N2-201 P2-306 NP很好地估测;牧草产量较优施肥组合为251.80 kg N/hm2+131.82 kg P/hm2和269.69 kg N/hm2+119.36 kg P/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综述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形态学特征与分布、成分、药用及饲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概况,针对珠芽蓼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研究应集中在珠芽蓼作为生态饲草添加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选择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在扁蓿豆生产中应用,混播较单播无论从牧草产量、牧草品质方面,还是返青率、越冬率、抗性方面都占优势,是进行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较适宜的栽培方式。在扁蓿豆进行种子生产时应选择一年生燕麦或青稞作为保姆作物,而在建植人工草地时应选择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植被和土壤对外源氮素输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形态氮素在高寒草甸中的分配及利用情况,本研究以玉树州称多县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15N标记技术,设置对照(N0)、铵态氮(N1,(15NH42SO4)、硝态氮(N2,Ca (15NO32)、酰胺态氮(N3,CO (15NH22)四种处理,测定不同形态氮素添加下植物和土壤中的全氮及氮素回收率的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添加对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全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氮素的当季利用率在6.28%~26.82%之间,土壤残留率在16.06%~58.13%之间,损失率在15.05%~77.66%之间。试验表明高寒草甸中酰胺态是提高植物地上生物量、全氮含量及氮素利用率的最佳氮素形态。  相似文献   
15.
青南牧区牧业生产综合配套集成技术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南牧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组成部分,它包括黄南、玉树和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由于自然条件严酷,交通闭塞,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草地畜牧业原始落后,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以雪灾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有许多的藏族牧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人1:3和牲畜头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氮素添加下植物及土壤养分随月际变化的关系。本研究以玉树州称多县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0(N0),15 g·Nm-2(N1),30 g·Nm-2(N2),45 g·N m-2(N3),60 g·Nm-2(N4)5个氮素添加水平,测定土壤及植物中铵态氮、硝态氮、速效氮、有机碳、全氮、全钾、全磷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氮素添加下随月际变化植物地上部分全钾含量、根系全磷、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根系硝态氮、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系全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全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植物地上部分速效氮和全氮含量、根系铵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呈降低的趋势。植物与土壤养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及负相关性(P<0.05),但随月际变化规律并不一致。以上结果说明氮素添加下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及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会受到月际变化的影响,且在不同月份变化下植物及土壤养分间的关联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牧草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和残留氮素在土壤中的去向及分配,以期为制定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养分科学添加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青海省称多县高寒草甸试验站开展15N田间微区示踪试验,试验设置3个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分别为(15NH4)2SO4、Ca(15NO3)2、CO(15NH2)2,各处理的氮素施用量均为N 300 kg/hm2。分析了施肥当年和次年不同形态氮素在高寒草甸牧草地上部、地下部中的含量,及在0—15、15—30 cm土层土壤中的去向及分配。【结果】1)在施肥当年,与Ca(15NO3)2、(15NH4)2SO4<...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饲用豌豆(Pisum arvense)为材料,于2019年在拉萨墨竹工卡具开展单播、禾-豆混播种植方式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比较。通过分析种植后土壤养分的变化,在确保牧草生产性能的同时,探讨禾-豆混播的土壤改良作用。结果表明:(1)燕麦+箭筈豌豆、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70%∶30%和50%∶50%时,干草产量最高,较单播燕麦分别提高11.8%和28.0%,较单播箭筈豌豆、饲用豌豆分别提高24.5%和17.4%。(2)单播箭筈豌豆、饲用豌豆的粗蛋白(CP)含量最高,分别达19.29%和15.74%,混播处理中CP含量随着燕麦播种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最高降幅分别达54.48%和57.12%;而中、酸性纤维则呈相反趋势。(3)单播燕麦土壤养分降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降低1.10 g·kg-1、0.03 g·kg-1、22.93 mg·kg-1、3.27 mg·kg-1和4.38 mg·kg-1。而增加豆科植物的播种量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速效养分供给,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最高可提升4.5%、9.1%、3.6%和6.1%。综上,进行一年生禾-豆混播具有实现牧草增产和农田保育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特种青贮牧草的品质评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青贮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青贮、青刈燕麦处理比较,乳酸菌添加青贮处理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含量达到最高,比青刈燕麦处理组提高了8.0%和71.9%。p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三项指标,青刈燕麦处理最高,其次为普通青贮,乳酸菌添加青贮最低(P<0.05),乳酸菌的添加提高了青贮牧草中的乳酸含量,使青贮牧草的品质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氮素添加水平,分别为不添加(N0)、15 g N/m2(N1)、30 g N/m2(N2)、45 g N/m2(N3)。通过测定植物生物量、植物及土壤养分等指标,探究生物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氮素添加后生物量与养分化学计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氮素添加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与植物地上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植物地上部氮磷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植物地上部碳氮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植物总生物量与植物地上部碳氮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植物地上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植物地上部氮磷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根系生物量与植物养分及土壤养分间无显著相关性。在氮素添加下植物生物量主要受植物地上部氮含量、氮磷比和碳氮比等影响。综上所述,施氮能通过改变土壤和植物养分含量以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而影响植物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