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入侵性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unth)的克隆繁殖和植株形态特征的可塑性,提高对该物种的预警能力和控制能力。【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通过模拟干旱和淹水条件,研究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单位存活能力的影响;通过温室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低、中、高土壤水分和水深1 cm条件下,薇甘菊植株的表型可塑性。【结果】除节间和不定根外,土壤水分对薇甘菊其它营养繁殖体单位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营养繁殖体单位在同等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存活率存在差异。当土壤含水量为12.5%时,薇甘菊地下营养繁殖体不定根+节点、不定根+根状茎+节点的存活率显著大于其它营养繁殖单位,而叶片则不能存活;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各营养繁殖单位的存活率逐渐增大;当处于淹水状态时,在水深1 cm条件下,营养繁殖体节间、节点、不定根、不定根+节点不能存活,而其它营养繁殖体的存活率均超过80%;但水深为6 cm时,各营养繁殖体均不能存活。薇甘菊的主茎长、总分枝长、叶面积和主茎节间长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分枝数则在高土壤水分含量下达到最大,且各土壤水分处理间差异显著;茎节数在中土壤水分含量下达到最大,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薇甘菊的地上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以及地上生物量分配和叶生物量分配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而茎生物量分配在中等土壤水分含量下最大;地下生物量在高土壤含水量时达到最大,后在淹水状态下减小,而地下生物量分配则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减小。【结论】薇甘菊的克隆繁殖和植株形态随土壤水分变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干旱(土壤含水量为12.5%)和淹水(水深1 cm)条件下,均可通过营养繁殖体克隆繁殖并生长,而在水深6 cm则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52.
一强化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坚持生物安全制度,杜绝疾病的传入 1种鸡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①种鸡场的选址:选择地下水位低、地势高、背风向阳、易于排水的地方,建筑应该朝南,而且应处于上风口的位置。环境要比较安静,要避开交通要道,距离2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53.
(上接第1期)2.2.4特别注意:①饮水免疫前要用脱脂奶粉冲洗水线,可以在控水前操作,可以让鸡只把水线中的水喝干后直接控水;②在配制疫苗时要在水中加入  相似文献   
54.
薇甘菊化感自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感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种内有序竞争机制.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三种有机溶剂和水分别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地表茎叶和地下根系进行梯度提取并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后采用营养液扦插法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但茎叶和根系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综合抑制效应对应一致,幼苗受抑制程度均为:乙酸乙酯>乙醇>水>正己烷.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新生根长、新生株高和新增鲜质量之间的抑制率存在差异,三者受抑制程度总体表现为:新生株高>新生根长>新增鲜质量;且地表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对应的根系提取物.  相似文献   
55.
5种植物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作为溶剂对云南省薇甘菊发生地伴生的常见本地物种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以及农粮作物红薯(Ipomoea batatas)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后将各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均能抑制薇甘菊幼苗的生长,且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种植物化感作用的综合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三叶鬼针草,水蓼和红薯对薇甘菊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相似,但强度明显弱于前3种植物;不同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对薇甘菊幼苗新增质量的受抑制程度均大于茎长和根长的受抑制程度.说明入侵地许多与薇甘菊伴生的物种具有抑制薇甘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其中外来种群的抑制作用总体强于本地种群.  相似文献   
56.
大棚蔬菜的出现,为植物创造了一个最为适合的生长环境。大棚蔬菜有效地把生物技术、农业以及环境控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农业之一。  相似文献   
57.
58.
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灌溉尾水及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给近海水域造成严重污染,成为制约海水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黄河三角洲附近沿海海水育苗场,大多建在入海的河道两侧,育苗海水取自河道的潮汐水。由于该区域90%以上的陆源性污染物质是通过河流输入海洋的,加之近海水质的双重污染,致使育苗海水水质极差,达不到渔业用水标准;因水质原因引起养殖生物疾病增加,导致育苗失败的例子频繁发生。在生产实践中,受个别池塘川蔓藻RuppiarostellataKoch过度繁殖使池水变清的启发,我们于199…  相似文献   
59.
日本对虾多茬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黄河三角洲地区日本对虾多茬人工育苗技术,滨州地区海水良种繁育试验从南方采购日本对虾亲虾,以入海河道水进行日本对虾多茬育苗试验。6批亲虾1125尾,共产卵10.5亿粒,孵化率达92.4%,其主要技术经验是:(1)亲虾运抵后放入水温20℃的培育池中暂养2-3d,然而采取镊烫法摘除单侧眼柄;(2)产卵、育苗用水于冬季一次性贮满,经过一、二级沉淀池沉淀,池内移植水草,起到沉淀、吸肥的作用,并保证水的盐度;(3)配组优质饵料。  相似文献   
60.
正一、选高产品种,用优质种子选用高产大豆品种,是获得夏大豆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用优质种子是落实该项技术的措施。在周口市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豫豆22、豫豆29、中黄13、周豆12等。同时要注重种子质量、应使用精选、无病虫、无杂质的种子。二、抢抓农时,适期早播抢时早播是大豆夺取高产的关键技术。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周口市夏大豆的适播期,而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研究证明,自6月上旬起,每晚播1天,平均每667平方米减产1.5千克左右;自6月下旬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