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建立致病性猪链球菌种及其1、2、7型的快速多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猪链球菌种特异的gdh基因序列及其1(14)、2(1/2)、7型特异的cps1I、cps2H、cps7H基因序列,分别设计4对引物,通过对单个基因PCR和多重PCR扩增条件、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种及其1(14)、2(1/2)、7型的4重PCR方法。利用保存的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菌株和其他相关标准菌株作为参考菌株,对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用所建立的4重PCR方法对河南省不同地市的39份猪扁桃体样品进行检测,并选取部分样品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所建立的4重PCR方法特异、敏感,对猪链球菌2型的最低检出水平为2.52×103CFU/mL。临床检测及测序结果显示,该多重PCR准确性较高。【结论】建立的4重PCR方法可用于猪链球菌主要致病血清型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克隆表达猪链球菌9型荚膜多糖部分抗原表位。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法以猪链球菌9型河南分离株PY-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cps9G全基因序列。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Ⅰ、XhoⅠ进行双酶切后,将其定向克隆到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ps9G,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结果表明,经1.2mmol/L IPTG诱导4h后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菌株表达出了约50700的融合蛋白条带,与预期一致。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特异的生物学活性。这为以后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制备单克隆抗体提供了较好的抗原,同时为研制猪链球菌亚单位疫苗和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基因组差别,筛选鸡白痢沙门氏菌特有的序列,利用SSH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实验方)与鸡伤寒沙门氏菌Sg9(驱动方)基因组进行了比较。选择四碱基内切酶Rsa I将C79-13与Sg9基因组DNA酶切,酶切的C79-13基因组DNA分成两份,分别与接头1和接头2R连接,然后进行两轮杂交和两轮PCR ,得到消减混合物, 将其与PCR?2.1克隆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建立消减文库。结果共获得400个阳性克隆;筛选24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消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鸡白痢沙门氏菌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能够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是影响猪的最重要细菌之一,目前在所有的主要养猪国家均有存在。为了弄清河南省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情况,2012年-2015年,从河南不同地区猪场送检的疑似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到5株细菌,通过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征鉴定、生化试验、PCR检测,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分别命名为A6-fei、C3-xin、C12-xin、D2-fei和E1-fei。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5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株副猪嗜血杆菌的药物敏感性不尽相同,各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氟苯尼考星最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最差,其中菌株C3-xin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完全耐药。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河南省依然存在,并且不同地区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应当引起养猪场重视。  相似文献   
15.
河南某规模化猪场,按照每年4次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免疫接种,2016年11月,妊娠后期母猪陆续产死胎。为确诊病因,采集死产胎儿肺脏组织,采用RT-PCR方法,扩增PRRSV NSP2基因部分片段(根据产物片段大小,能区分高致病性与经典毒株)和ORF5全长基因,结果显示,NSP2片段扩增大小约为418bp,表明检测毒株是高致病性PRRSV毒株;ORF5全长基因扩增结果,与预期大小片段一致。为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利用DNA Star软件,将检测毒株ORF5基因序列与其他17种PRRSV毒株ORF5基因序列构建遗传进化树,并对检测毒株与其他9种高致病性PRRSV毒株ORF5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及GP5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ORF5序列分析表明,检测毒株与2015年福建分离毒株FJYR、河南分离毒株TJbd14-2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2%和97.0%,与美洲型经典毒株VR-2332同源性为87.7%,与欧洲型毒株Lelystad virus、NMEU09-1亲缘关系最远,分别为62.8%和62.6%;根据ORF5DNA序列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与其他9种高致病性PRRSV毒株相比,从病料中检测毒株的GP5共有13个位置发生变异;GP5抗原指数分析表明,第30-40、51-63位抗原性,相比其他9种高致病性PRRSV毒株显著降低,据此推测这是导致免疫失败的根本原因,导致该猪场母猪流产的病原为一种变异的美洲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毒株。  相似文献   
16.
三黄种鸡场孵化死胚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死亡鸡胚中沙门菌的感染状况,从河南省4家三黄种鸡场自带孵化场采集死胚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血清型鉴定,并用纸片法和PCR方法对菌株耐药表型及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从356份死胚样品共分离到173株沙门菌,包括5种血清型:鸡白痢沙门菌(162株)、布利丹沙门菌(5株)、塞罗沙门菌(4株)、肠炎沙门菌(1株)、菲尔摩雷沙门菌(1株)。不同来源死胚中沙门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情况差异显著;173株沙门菌对磺胺异噁唑(82.1%)、氨苄西林(74.0%)、四环素(49.1%)、土霉素(48.6%)耐药情况较严重,且43.4%(75/173)的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情况较轻,耐药率在11%以下;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多黏菌素E、氯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敏感。PCR共扩增到13种耐药基因,且耐药基因的检出情况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在72%以上,其中ESBLs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的符合率为100%。结论:三黄鸡鸡胚感染的沙门菌血清型复杂、多重耐药严重,且耐药基因普遍存在于耐药菌株中。  相似文献   
17.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icosis suume)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常见的有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和关节炎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对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与鸡伤寒沙门菌Sg9株进行了基因组差异片段分析.结果,从C79-13株中共检出13个特异性差异片段.经同源分析,这些序列可分为3类:噬菌体相关序列、质粒相关序列和已知功能序列.这些差异片段包含一些重要的沙门菌毒力相关基因,如编码大肠杆菌素、IpaJ蛋白、尾突蛋白、切除酶的基因.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与鸡伤寒沙门茵Sg9株基因组问存在较多差异基因,这些差异片段为确定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遗传标志,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Trizol提取4—6周龄白莱航鸡、伊莎鸡、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胸腺组织的总RNA,再用Oligo~dT纤维素富集mRNA后,用RT-PCR扩增出鸡CD3γδ基因CDNA。PCIk产物切胶回收后连入T载体,序列分析发现伊莎鸡、固始鸡和隐性白羽鸡的CD318cDNA比白菜航鸡多一个氨基酸,且在胞外区的一个区域有4个氨基酸的差异。将白莱航鸡的CD318从T载体上切下连入pcDNA3.1(+),再将重组质粒pcDNA3.1-CD3转染COS-7细胞,用已知的抗鸡CD3的单克隆抗体测得转染细胞中CD3γδ分子的表达,这说明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正确,为下一步用DNA免疫的手段研制抗鸡CD3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研究鸡CD3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南省某父母代麻鸡场死胚中沙门菌的耐药状况以及耐药机制,本试验对分离自291个孵化后期的死胚中的25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法进行了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采用PCR法检测5类共37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25株分离株分属6个血清型,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氯霉素、呋喃妥因、多黏菌素B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磺胺异恶唑、头孢噻呋、氨曲南的耐药率在32%~48%之间,且有56%(14/25)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最高可耐14种药物;共检出13种耐药基因;且5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超过60%,其中四环素类的符合率为100%。提示该种鸡场中鸡胚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复杂、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且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