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抗虫耐除草剂棉花生存竞争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抗虫耐除草剂棉花639017、当地棉花冀棉106在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开展生存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播种条件下,抗虫耐除草剂棉花和冀棉106在大坝沙壤土出苗率低于5%,在试验基地壤土出苗率低于10%,两种土壤类型下,棉花覆盖度均远低于杂草覆盖度,棉花株高仅20 cm左右,未完成正常生长发育。在地表撒播试验中,试验棉花均未出苗。另外栽培地竞争试验中,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株高及产量均低于冀棉106,部分生育期差异显著。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并未增强抗虫耐除草剂棉花的生存竞争能力,因此,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无杂草化风险。  相似文献   
12.
甜蜜事业的辛苦人──记中国养蜂学会理事宋心仿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人们只要提及蜜蜂,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市政协委员宋心仿。的确,宋心仿在发展科学养蜂方面的突出贡献,在这一方人中是有目共睹的。他养蜜蜂、爱蜜蜂、学习蜜蜂,在其精神世界里始终跳跃着“铸就甜蜜事业...  相似文献   
13.
<正>2006年茶棚乡进行了板栗优种嫁接工作,通过实施配套管理措施,板栗达到了早产丰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全自动化设备检测土壤湿度,然后对农田进行灌溉,但现有系统难以精确判断整个农田的湿度信息,当土壤湿度传感器出现设备故障后,会产生控制误差,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因此,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Lora、NB-iot无线网络传输和微控制器处理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基于改进K-means的农田湿度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在线评估农田方圆1 km内的湿度信息的功能,并且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土壤湿度传感器,发出报警信息,并抛弃故障数据.最后,对湿度评估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能快速定位故障传感器,测量的农田湿度信息相对误差都在5%以内,验证了此湿度评估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种薯不同切块大小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切块大小种薯栽培试验的实施,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产量、产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试验表明:马铃薯种薯切块50g作为栽培用神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17.
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濉溪乡镇农技推广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用田间接虫和室内生测方法,研究国产转基因玉米杂交种瑞丰1号-双抗12-5(RF1-12-5)对3种主要的玉米鳞翅目害虫亚洲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的抗性。田间结果表明:RF1-12-5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的抗性在相应的鉴定时期均达到高抗水平,RF1-12-5心叶期对黏虫的抗性为抗性水平。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心叶期,RF1-12-5对亚洲玉米螟抗性起效较慢,饲喂48~72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97%、77.14%、88.00%;吐丝期饲喂48 h后校正死亡率达100%,抗性显著;籽粒期饲喂24、48、72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86%、83.96%、98.03%。心叶期饲喂24 h后对黏虫基本无抗性效果,但48、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64%、100%。吐丝期饲喂24 h后对棉铃虫抗性达到87.59%,48 h后对棉铃虫校正死亡率达到100%,抗性较强。总体来看,RF1-12-5田间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抗性较高,对黏虫抗性略低;室内心叶期对亚洲玉米螟抗性较弱,但在其他时期对亚洲玉米螟、黏虫、棉铃虫均表现了较好的抗性。因此RF-12-5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对辽东、辽南地区玉米主栽品种丹玉39进行合理化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52 500株/hm2时的产量最高。说明原有的种植密度45 000株/hm2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温光条件,应该通过加大一定的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禁止焚烧麦茬秸秆工作一直收效甚微。提出避免焚烧麦茬秸秆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已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禁止麦茬秸秆焚烧这一项系统工程开发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