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蛋氨酸铁螫合物的制备方法,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蛋氨酸与铁的摩尔定量比、溶解度分析等方法论证了制得的产物确为蛋氨酸铁螫合物。  相似文献   
42.
用豆饼粉代替鱼粉与其他主要饲料配制而成的长毛兔幼兔用颗粒饲料,通过为期73天的试验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和产毛量均略高于对照组。而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经F检验,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两组饲料对幼兔具有相似的效果。但从变异系数的变化,则功兔颗粒料更适于幼兔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43.
为了比较微生物抗氧化剂和复合抗氧化剂对高温季节种公猪精液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24头健康种公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微生物抗氧化处理组和复合抗氧化剂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于实验第0、28、56和84天,测定精液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于实验第84天测定精液中精子质量和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和睾酮含量。结果显示,微生物抗氧化剂和复合抗氧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有效提高高温季节种公猪精度中SOD、GSH-Px和CAT的活性(P0.05),降低MDA和NO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和微生物抗氧化剂处理组相比,复合抗氧化剂能有效提高种公猪精子密度和血清中FSH的浓度(P0.05),精子存活时间延长至5.25d。但2种抗氧化剂对种公猪精子量、精子活力、精子生存能力以及顶体完整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处理对睾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由多种抗氧化剂组成的复合抗氧化剂能有效缓减夏季种公猪热应激,提高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44.
发酵豆粕可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降解抗营养因子,降低抗营养因子成分;同时,微生物大量繁殖,蛋白质被分解为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小肽,营养价值含量提高;微生物发酵后,分泌β-葡萄糖苷酶,分解糖苷的β-葡萄糖苷键,使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几乎全部转化为易被吸收的苷元型异黄酮,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助于母猪肠道的吸收及机体抗氧化平衡。本文就发酵豆粕的特点及在母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金针菇多糖(FVP)和发酵金针菇多糖(FFV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影响与机制,以脂多糖(LPS)构建RAW264.7炎症模型,设置CON组(正常培养基)、LPS组(正常培养基+1μg/mL LPS)、FVP组(正常培养基+1μg/mL LPS+25、50或100μg/mL FVP)和FFVP组(正常培养基+1μg/mL LPS+25、50或100μg/mL FFVP),通过测定RAW264.7的细胞活力、吞噬能力、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与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FVP和FFVP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以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BAY11-7082处理RAW264.7,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半胱天冬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探究FVP和FFVP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FVP和FFVP均能抑制LPS引起的RAW264.7 ROS和NO含量升高,浓度为100μg/mL时,两者差异显著(P<0.05);相比LPS组,FVP和FFVP分别使RAW264.7的吞噬能力提升37.65%和47.06%;FVP和FFVP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IL-18和TNF-α的含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并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以BAY11-7082与FVP或FFVP同时处理,RAW264.7的p-IκBα、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FVP/FFVP可通过降低IκBα的磷酸化抑制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综上可知,FVP和FFVP均能增强RAW264.7的细胞活力和吞噬能力,降低ROS和NO含量,通过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相同浓度下,FFVP的抗炎效果优于FVP。  相似文献   
46.
试验旨在通过利用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和复合益生菌2株菌株单独及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发酵豆粕的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结束后大豆异黄酮(SIF)的含量进行检测发现,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4~40 mg/L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EM菌在发酵10 d后苷元的转化效率最高,苷元含量在SIF总量中的比率达54.18%。试验研究可为今后饲料发酵工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选 32头 5 6kg左右长白×大白公猪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16头。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 .2 %产酶微生物制剂。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产酶微生物制剂后生长肥育猪日增重提高了16 .71% (P <0 .0 5 ) ,料肉比降低了 11.11% ,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 5 .11% ;肥育猪的屠宰率提高了 3.35百分点、眼肌面积提高 15 .79% ,而失水率降低了 14 .81百分点 ,瘦肉率、背膘厚、脂肪率、肌肉色泽和大理石纹等无明显变化 ,说明产酶微生物制剂对肥育猪具有促进生长、提高养分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对猪的屠宰性能和肉的质量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多肽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将90头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占1/2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试验期30d。在试验的第30天测定断奶仔猪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血液中各项理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均可以增加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0.5%的复合多肽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添加1.0%的复合多肽显著降低血清一氧化氮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免疫指标,且1.0%的添加水平能显著提高血清白细胞介素-2、甲状腺素、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5%的复合多肽可以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提高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复合多肽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清中各项免疫指标以及激素含量,并且添加0.5%的复合多肽能显著提高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50.
肠上皮细胞极易受氧化的损伤,研究肠上皮细胞损伤有构建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2种做法,单纯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有成本高、不稳定、难以进行机理研究等弊病,构建合适的细胞培养模型作为动物模型的补充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常见的氧化应激造模方式有物理方法(如辐射、缺氧/复氧)及化学方式(如添加过氧化氢、(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等,每种造模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模拟条件,实际研究时需根据研究者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常用的肠上皮细胞有原代培养细胞和传代细胞2类,原代培养细胞能较真实反映肠上皮细胞特点,但有操作繁琐、无法长期使用等缺点,传代培养细胞种类较多,需要研究者针对研究的种属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