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2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索大豆在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上安全可行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低积累品种筛选,结合钝化剂施用,在镉污染安全利用区[土壤总镉含量为(0.49±0.04)mg·kg-1,pH为6.31]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中浙农6号、浙鲜9号、浙鲜12号和浙鲜19号具有镉低积累性状。将上述4个品种在镉污染严格管控区[土壤总镉含量为(1.69±0.25)mg·kg-1,pH为4.65]开展不同钝化剂施用量对大豆镉积累能力影响试验,发现1 500 kg·hm-2钝化剂施用下,4个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下降30.4%~79.0%,其中浙鲜9号、浙鲜12号籽粒镉含量降至0.13 m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0.2mg·kg-1)。3 000 kg·hm-2钝化剂施用量下大豆籽粒镉积累能力与1 500 kg·hm-2无显著差异。1 500 kg·hm-2钝化剂处理分别使浙农6号、浙鲜9号和浙鲜12号的产量提高了14.7%、16.7%、16.1%。研究表明,施用1 500 kg·hm-2钝化剂可使浙鲜9号与浙鲜12号大豆籽粒中镉含量降低至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内。  相似文献   
102.
徐建明 《兽医导刊》2007,(11):69-69
10月中旬至11月5日,湖北省监利县动物防疫监督站派驻各乡镇的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已将近两万份《监利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关于动物检疫申报管理的告知书》分别发放到辖区内从事动物饲养、收购、贩运、屠宰、交易等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手中。  相似文献   
103.
氮磷无机营养物质对莠去津在土壤中消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莠去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了受莠去津污染的3种不同土壤(淡涂泥田、青紫泥田和黄筋泥田)施用无机氮肥和磷肥对土壤中莠去津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机氮肥和磷肥显著促进了莠去津的消解。在同一土壤中,不同处理中莠去津的消解速度为:氮磷肥配施(ANP处理)>单施氮肥(AN处理)>单施磷肥(AP处理)>不施肥料的处理(A处理)。就不同土壤而言,可提取态莠去津在青紫泥田中消解最快,不同处理莠去津的半衰期在22.8~30.2d之间;其次是在淡涂泥田中,不同处理莠去津的半衰期在25.1~36.6d之间;在黄筋泥田中消解最慢,不同处理莠去津消解的半衰期在31.3~45.7d之间。可见,土壤中莠去津的消解与土壤本身基本性质和外界条件有关,施用无机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土壤中莠去津的消解,这对修复被莠去津污染的土壤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淮安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取农业部门数据统计结合问卷抽样调查法,对江苏省淮安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阐述了淮安市农作物秸秆种类、数量和分布,提出了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认为解决该市秸秆的方法应采用多种渠道、合理比例、科学利用,重点发展畜牧业饲料、生物技术生产生物有机肥和食用菌基料。其中合理比例即保持当前30%秸秆还田,10%用于食用菌基料,10%采用直接生物发酵发展生物有机肥,15%通过过腹发展有机肥,30%作为能源(含家庭燃料),5%用于开发多种工业用途。  相似文献   
105.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情况,以期为不同播种方式下选用合适配方的拌种剂,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8 d;在零共生套播模式下,配方1、配方2、配方3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08%、5.47%、3.95%,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0.45%、0.45%、0.42%,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21%、6.83%、6.21%,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69%、4.31%、4.31%,分别增产10.11%、10.76%、10.53%;而在旋耕条播模式下,3种拌种剂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36%、11.99%、10.96%,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06%、12.06%、9.93%,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3%、4.52%、1.49%,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4%、1.67%、1.34%,分别增产11.17%、15.75%、11.06%.因此,拌种剂配方2在零共生套种小麦和旋耕条播小麦生产上都有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锌营养对水稻幼苗在盐胁迫下有关细胞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情况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砂培试验,研究锌营养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膜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锌营养能够显著提高其叶片内SOD和POD的活性,减少细胞内电解质的外渗率和MDA的含量,保护了细胞膜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中低锌营养浓度处理(0.5、1.0 mg/L)。同时,锌营养还能减轻因盐胁迫造成的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程度,提高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PSⅡ),并提高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减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以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标。[结论]该研究为在盐渍化土壤栽培水稻提供科学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有机态硼肥(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810243821.2)在油菜薹期施用,研究其对油菜的生长、主茎托叶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硼浓度为1.50 mg/L处理后植株高度增加8.95%,而一次分枝高度比对照降低39.96%,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分别增加15.91%和29.67%.同时能...  相似文献   
108.
比较研究了利用传统的油浴法和150℃电热干燥箱恒温加热20、30、40min后,测定5种不同土壤腐殖质的含碳量。结果表明:150℃电热干燥箱恒温加热30、40min与油浴法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加热30min的测定方法与油浴法间的相关性更显著(Y=1.0082X+0.0003,r=0.9992**)。150℃干燥箱恒温加热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无实验室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9.
锌对水稻幼苗生长及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稻幼苗期利用不同浓度锌处理对幼苗生长及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幼苗2叶1心期,喷施1.0mg/L的锌溶液能够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苗高、根长、苗鲜重、根鲜重及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3.05%、10.74%、29.77%2、3.27%和89.97%;根内的SOD、POD活性比对照增加243.48%和43.60%,叶片中的SOD、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72.77%和75.35%。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水稻幼苗期喷施锌溶液,浓度以1.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10.
有机态硼肥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态硼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243821.2)在小白菜幼苗期施用,研究其对小白菜幼苗营养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有效硼浓度0.8 mg/kg处理时,幼苗根长、根鲜质量和干质量比对照增加41.6%、356.6%和53.4%,地上部分长度、鲜质量和干质量比对照提高16.8%、20.0%和28.6%,根内及叶片内SOD的活性,比对照增加127.6%和87.0%,而POD活性没有变化。同时,该浓度的硼处理还能提高小白菜的品质,叶片内叶绿素和VC的含量比对照增加10.2%和53.3%,而对叶片内蛋白质的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