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5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4月15~16日"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成立50周年暨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系列活动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阎汉平、河北省科协副主席许顺斗、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张钰及来自全省畜牧兽医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代表、业界同仁、规模养殖场共计1000多人齐聚省会,共享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会议期间业内专家做了精彩报告,本刊特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研究员、岗位科学家徐子伟对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讲解整理如下,希望对广大养猪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2.
不同猪种肉质相关基因Hal、RN和FTO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肉质相关基因氟烷基因(Hal)、酸肉基因(RN)和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在国内外不同猪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金华猪等猪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了Hal、RN和FTO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FTO基因上2个多态位点g.276G>T和c.594C>G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在杜洛克猪中发现了Hal的基因型HalN Haln,其频率为0.166,但未发现基因型Haln Haln,其它猪种群体中仅检测到了基因型HalN HalN;(2)在已检测的所有猪种群体中只检测到RN基因的rn/rn基因型,未发现rn/RN和RN/RN基因型;(3)在FTO的g.276G>T位点上,金华猪呈现单态,其它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在FTO的c.594C>G位点上,4个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3个外来猪种群体均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金华猪则以GG基因型频率较高.研究结果提示,由于Hal基因在养猪生产中的利弊双重性,因此在某些猪种群体中仍然存在较高频率的HalN Haln基因型.此外,结合FTO基因的生理功能和已有的研究结果,可在特定的猪群中将其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发现FTO的基因型分布在我国优良地方猪种金华猪与国外3个种猪群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研究不同品种猪的肉质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稻草是一项大宗农副产物资源,因其营养价值低,粗纤维含量高而不宜直接用于喂猪。四川省蒲江县刘蒂信等人发明的“仿生稻草饲料”(下称“仿生稻草”),据称可代替50%左右精料喂猪,一度为多方关注,我省一些单位与个人曾引进此技术。但推广后产生了广泛的争议。我们受上级委托,于1990年3月至8月在畜牧所牧场进行了“仿生稻草”饲喂肥育猪效果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表明,湖羊具有一母哺双、三羔的潜力,以60日龄断奶窝重测量,哺三羔(40.88公斤)、哺双羔(29.50公斤)分别是哺单羔(15.62公斤)的2.62倍和1.89倍。断奶后继续肥育120天,增重速度、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都是公羔优于母羔。全期试验表明湖羊多羔肥育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肉质分析指出,湖羊肥羔肉含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齐全,总含量高,婴儿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及赖氨酸占总含量的百分率分别高达50.89%、37.35%和11.85%。  相似文献   
106.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含石榴皮、艾叶、南五味子和吴茱萸)提取物替代饲用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1:选取8 kg、30日龄左右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金霉素107 mg/kg+黄霉素40 mg/kg(对照)及0.05%、0.10%和0.20%的复合植物提取物,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期28 d。试验2:选取11 kg、40日龄左右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无抗组采用基础饲粮,另外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金霉素67 mg/kg+黄霉素20 mg/kg(抗生素组)和0.10%的复合植物提取物组,试验期35 d。试验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复合植物提取物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0.10%的添加量具有较好的ADG,比对照组提高2.44%。试验2结果显示:与无抗组相比,0.10%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可使仔猪ADG显著提高21.39%(P0.05),使血清中白蛋白(ALB)、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铜蓝蛋白(CER)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0.10%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可使仔猪ADG显著提高15.07%(P0.05),使血清中尿素氮(UN)、LDL-C和N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0.10%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可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黄霉素),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具有抗应激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8.
正1液体饲料的使用历史追溯关于养猪业的饲料形态,经历了传统的液体饲料——现代饲料工业的固体饲料——新近出现的新型液体饲料的发展。传统的液体饲料,如我国过去农户养猪方式,把剩饭菜及农副产品等猪食和汤、水拌在一起以液态饲料形式饲喂。这是一种原始的饲养方式,未按科学配方配制和调制,营养多不合理;不符合卫生条件,难以控制液体饲料孳生  相似文献   
109.
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吸收和转运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用4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120只,设定两种日粮背景(纯合日粮和常规日粮),利用直接灌胃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研究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为代表)的吸收和转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赖氨酸和甘氨酸都能促进缺铁大鼠对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②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和氯化亚铁混合物比较,缺铁大鼠更易于吸收、转运和利用氨基酸螯合铁中的铁,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比放射性也支持上述结论。③体内铁营养状况良好的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中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优于氯化亚铁。④综合分析整个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认为氨基螯合铁是优秀的铁添加剂。⑤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结合直接灌胃技术,同时监测血液、红细胞、血清球蛋白和十二指肠中的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能更直接反映被研究铁化合物中的铁被动物吸收、转运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0.
K88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PWD)的主要病原.现有商业疫苗通过母猪免疫能有效控制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而对PWD却难以奏效.口服疫苗能诱导肠粘膜产生局部抗体,阻止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粘附,进而预防PWD.从分子水平认识K88菌毛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对口服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国内外关于K88菌毛基本特性、蛋白亚基及受体的研究,就K88菌毛在PWD预防制剂研发中的应用的进展作了综述,并探讨分析了口服基因工程细菌疫苗和植物疫苗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