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方法及高产机理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2.
猪肉品质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胴体评定和活体予测两方面介绍了有关猪肉品质评定的指标和方法。根据我国当前开展猪种质测定研究,一般选育工作和商品生产三种不同性质工作的需要,分别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必测项目,争取测定项目和不必测项目的建议。对于近年来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关于肉质研究的新术语做了扼要的解释。  相似文献   
63.
新嘉系猪兼具嘉兴黑猪的高产仔特性和丹麦长白与杜洛克猪的优良肉用性能,外国猪血缘成分占62.5%。经研究,发情征状与外国猪种相似;发情持续期青年母猪为31.81±9.86小时,经产母猪为38.9±9.1小时,排卵时间最早为发情期结束前2小时,最迟为发情期结束后26小时;配种适期为发情开始后24小时配第一次,隔12小时重配一次。  相似文献   
64.
以活重90千克左右的60头二元杂种和10头三元杂种猪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臀中肌和肱三头肌重量作自变量,胴体瘦肉量作应变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个自变量对应变量的通径系数,建立六元线性回归方程。然后,通过统计检验,剔除作用较小的自变量,最后建立了R=0.9,Sy.123=0.05326的“最优”三元回归方程: Y=5548.625 5.457X_1 6.077X_2 10.341X_3 X_1-股四头肌重,克;X_2-臀中肌重,克;X_3-半腱肌重,克。 经过对72头二元杂种,85头三元杂种猪验证,前者平均误差为3.16%,后者为4.15%,而且简易省时,证明是一个简易、准确、适用面较广的估测胴体瘦肉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鲁原502小麦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9940168/济麦19杂交选育而成,自该县引进种植以来,对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我县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66.
一、第二次中英猪育种科学讨论会简况根据中英农业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经两国政府商定,第二次中英猪育种科学讨论会(The Second Sino-British SymposiumOn Pig Breeding)于1986年9月22~28日在英国爱丁堡举行。农牧渔业部派出江苏农学院教授严忠慎、东北农学院教授陈润生、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副所长赵志龙、浙江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室主任徐士清和上海农学院副教授张凤扆五人组成中国养猪科学家代  相似文献   
67.
68.
从《猪的双列杂交试验》(1981年)和《嘉兴黑猪二元杂交组合肥育对比试验》(1982年)的结果来看,以嘉兴黑猪为母本与几个主要瘦肉型品种公猪杂交的二元杂种,瘦肉率只有50%左右,尚达不到内外销市场对瘦肉猪的规格要求。为此我们又选用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已有水稻、小麦不同品种种植展示,分析不同小麦和水稻产量及产量的构成因素等性状,筛选出了增产潜力最大的品种组合"水稻品种连粳7号和小麦品种济麦22",为灌南县的稻麦周年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前面分析了2008年市场的机遇与挑战,2008年养猪是否盈利的关键依然是疾病问题,只要跳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个最大的泥沼,养猪"钱"景十分光明.因此,疾病即给养猪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那么,怎样才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呢?养猪人都在急谋解决之道.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困惑,多从病的角度来解决此事,往往没能抓住问题的根本.所以,本刊请猪场场长与动保企业一起来谈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认识,观念对了,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