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为了探索SIRT3基因多态性与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测序以及酶切分型,对SIRT3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了SIRT3基因的三种基因型,并将SIRT3基因的三种基因型与湘村黑猪、大围子猪的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猪SIRT3基因的第五外显子上存在一处A/G突变位点,形成AA、AG和GG三种基因型。进行猪SIRT3基因多态性分析可知,G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猪种中占有绝对优势,且在湘村黑猪中并未检测出AA基因型突变个体;进行猪SIRT3基因突变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可知,湘村黑猪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小于0.25,为低度多态,大围子猪的PIC含量在0.25~0.50之间,为中度多态。进行基因多态性与猪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在大围子猪24小时滴水损失、失水率和肌内脂肪含量三个性状中,AA基因型与AG、GG基因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湘村黑猪仅有肌肉色值中的亮度值(L~*值)在各基因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性状之间并不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由此得出,SIRT3基因突变基因型可以提高猪肉品质,SIRT3基因可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2.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的非蛋白质编码RNA,其中很多已经被证明在动物生理、病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lncRNA在动物繁殖方面的生物学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lncRNA作用机制及其在精子发生和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展开论述,为深入探究动物繁殖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研究灵芝和猴头菇菌糠对大沙二元杂交猪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体重35 kg左右、生长发育正常的大沙二元杂交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头,公母比例一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为基础日粮+灵芝和猴头菇菌糠,试验Ⅱ组为基础日粮+灵芝和猴头菇菌糠+微生物添加剂,试验分2阶段,前期生猪体重35~60 kg,后期生猪体重60~120 kg。前期灵芝和猴头菇菌糠与微生物添加剂分别添加15%、1%,后期灵芝和猴头菇菌糠与微生物添加剂分别添加30%、1.5%。试验结果显示,灵芝和猴头菇菌糠组血液中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红细胞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灵芝和猴头菇菌糠组与灵芝和猴头菇菌糠+微生物添加剂组中免疫球蛋白IgM含量在前期末和后期末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灵芝和猴头菇菌糠组与灵芝和猴头菇菌糠+微生物添加剂组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在试验前期末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由此可见,在曰粮中添加部分灵芝和猴头菇茵糠喂猪,既可节约养殖成本又可改善猪肝脏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4.
湘黄猪是湖南省科委下达的“八五”重点攻关课题,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养猪研究中心于1998年开始主持筛选的以皮特兰和杜洛克为亲本培育的瘦肉型父系,经过多世代选育,遗传及生产性能基本稳定,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应激能力强、产肉率高、胴体品质好等特性,曾在湖南猪种和商品猪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今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5.
选择大约克、长大、杜长大这3个品种组合猪,测定水分、粗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3类共计29项指标,旨在研究各品种组合猪肉质成分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水分、粗蛋白质、肌内脂肪、花生酸、油酸、亚油酸、胱氨酸、酪氨酸等10项指标差异极显著,硬脂酸、亚麻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等8项指标差异显著,棕榈酸、棕榈油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等16项指标各品种组合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6.
四种商品猪肥育性能与肉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体重25kg左右的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巴克夏猪各20头,分二栏饲养(二个重复),每栏10头,试验期饲喂相同水平日粮97d,试验过程中记录饲料消耗和增重数据,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1)大约克猪全期日增重最高,且显著高于巴克夏猪(P0.05),而试猪全期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杜洛克和大约克猪最低;(2)巴克夏猪屠宰率、眼肌面积和胴体组成中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试猪(P0.05或P0.01),后腿比、胴体斜长、三点膘厚、三点皮厚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巴克夏猪肉的红色度a1*值、大理石纹、熟肉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试猪(P0.05),而其贮存损失则显著低于其他3种试猪(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和大约克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较好,适宜于做终端杂交父本;长白猪肥育性能中等而屠宰率、瘦肉率较高,适宜于做杂交父本或母本;巴克夏猪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较差,但肉品质相对较好,是地方猪种配套生产优质猪的适宜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97.
湘村黑猪毛色遗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合成和横交固定的基础上,湘村黑猪2世代(F2)种猪进行了毛色测交,解决了毛色表型选择进展缓慢的难题,提高了毛色选择效率。世代间棕黄杂毛出现的频率由1世代的20.32%降至5世代的1.56%,黑毛基因型基本纯合,黑毛成为湘村黑猪的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98.
以湖南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原发性心肌症相关蛋白5基因(cardiomyopathy associated 5,CMYA5)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对肌肉品质影响的遗传效应.试验结果:在猪群中发现AA、AC和CC 3种基因型,A、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87 5、0.712 5;湖南黑猪群体在CMYA5基因Bsp TI位点上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5999和0.409 7,表明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肌内脂肪、丝氨酸、饱和脂肪酸含量等13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AA型个体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C型(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AC型和CC型(P<0.01);AC型个体的风味氨基酸含量较AA、CC型丰富,其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型(P<0.05或P<0.01).结果表明,湖南黑猪CMYA5基因多态性与肌肉品质性状相关;该基因可作为猪肉质性状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9.
宁乡猪生长肥育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针对宁乡猪早熟、易肥、蓄脂力强的种质特性和耐粗饲传统观念,按15~35kg、35~55kg、55~75kg和15~35kg、35~60kg、60~70kg体重阶段分别设计阉公猪和母猪“玉米-豆粕-鱼粉”型饲粮,探讨宁乡猪的肥育及胴体性能。结果表明,阉公猪生长肥育全期日增重达719.46g,阉公猪、母猪分别表现为前高、中低、后回升和前低、中高、后回落的日增重曲线。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阉公猪比母猪分别高48.74%、1.76个百分点、5.34%和0.44个百分点,料重比、6~7肋背膘厚、皮厚、三点均膘厚和肥膘率比母猪低22.89%、13.64%、9.43%、7.11%和2.55个百分点,表明阉公猪的生长肥育性能优于母猪。同时,与历史资料比较表明,宁乡猪生长肥育性能的可塑性强,优化饲粮是提高宁乡猪肥育性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壳聚糖饲用微生物粉剂喂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剂型基础上研制出的壳聚糖饲用微生物粉剂饲喂生长猪,探讨其促进生长及抗腹泻的效果。在日粮中添加该粉剂0.0.5%、0.75%、1,0%和无免疫接种、无任何用药的条件下,选用纯种宁乡猪45头,按日龄、体质量相近和公母搭配的原则随机分组。试猪日增质量、料重比、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和腹泻率等性状指标试验组平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38%、4.14%、11.34%、11.39%、1,38百分点和降低36.61百分点。结果表明,该粉剂通过控制腹泻和促进生长,提高试猪生产性能。同时,该粉剂可能具有促进母猪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