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以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大巴沙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屠宰体质量阶段(85~95、95~105、105~115 kg)对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平均背膘厚最薄,腿臀比例最高,95~105 kg大巴沙猪的瘦肉率最高,105~115 kg大巴沙猪的屠宰率最高,胴体最长,眼肌面积最大;肉质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肌内脂肪含量最低,95~105 kg大巴沙猪的熟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105~115kg大巴沙猪的系水力、肌内脂肪、肌苷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滴水损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所有被测猪只的肌肉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很丰富;根据拟合优度建立了部分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综合分析,105~115kg大巴沙猪的胴体性状佳、肌肉品质好,105~115 kg为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日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哺乳仔猪生长、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24头胎次、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健康大白猪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组饲喂分别添加50和100 g/t低聚壳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至分娩后第21天时结束。结果显示:①Ⅱ组哺乳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 < 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仔猪21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 < 0.05)。②Ⅰ组仔猪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甘油三酯(TG)浓度,Ⅱ组α-淀粉酶(α-AMY)、LDH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③Ⅱ组哺乳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皮质醇、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 < 0.05),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④低聚壳聚糖组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Ⅰ组仔猪血清IgG和IgA含量、Ⅱ组仔猪血清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综上所述,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低聚壳聚糖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腹泻率,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3.
结合美系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巴克夏猪育肥饲养试验,在屠宰测定时分别取样进行肉质成分分析,共测定肌肉化学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40项指标。结果表明:氨基酸总和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长白和巴克夏猪提高7.63%(P0.01)、5.10%(P0.05)、4.54%(P0.05),鲜味氨基酸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长白和巴克夏猪提高7.81%(P0.01)、5.38%(P0.05)、4.74%(P0.05)和必需氨基酸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长白和巴克夏猪提高7.47%(P0.01)、5.13%(P0.05)、4.31%(P0.05)。肌肉中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大约克亦最高分别比杜洛克、长白猪提高5.82%(P0.05)、5.48%(P0.05);5.90%(P0.05)、7.79%(P0.05);7.56%(P0.05)、6.61%(P0.05);6.39%(P0.05)、6.97%(P0.05);5.06%(P0.05)、5.91%(P0.05);5.36%(P0.01)、7.44%(P0.01);9.25%(P0.01)、6.57%(P0.01)和5.95%(P0.05)、6.61%(P0.05)。肉豆蔻酸,大约克最高比长白猪提高15.49%(P0.05);棕榈烯酸,巴克夏最高比长白猪提高54.08%(P0.05);顺-11-二十碳烯酸,大约克最高分别比长白猪和巴克夏提高23.75%(P0.05)和23.32%(P0.05);所测背最长肌微量元素中,钠含量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长白和巴克夏猪提高2.50%、8.42%(P0.05)和18.21%(P0.01);而锌含量杜洛克最高分别比长白、大约克和巴克夏提高21.33%(P0.01)、26.58%(P0.01)和6.60%(P0.05)。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旨在探索沉默信号调节子家族(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7,SIRT1-7)sirt2基因在湘村黑猪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及其多态性与肉质性状间的关联性,以期寻找与湘村黑猪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PCR-RFLP方法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湘村黑猪sirt2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irt2基因在湘村黑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后腿肌和背最长肌8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利用SAS 9.4软件对sirt2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肌肉色值、pH_(45 min)、pH_(24 h)、滴水损失、失水率、肌内脂肪、嫩度和眼肌面积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湘村黑猪sirt2基因第8外显子扩增片段中的240 bp处发现1处C→T碱基突变,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半胱氨酸(Cys),为错义突变,并形成CC、CT和TT 3种基因型,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经χ~2检验表明该突变位点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该位点群体纯合度较高,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01,多态信息含量为0.205,为低度多态(PIC<0.25)。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T基因型肉色L~*值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C和CT基因型(P<0.05),CC基因型失水率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P<0.05)。sirt2基因在湘村黑猪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背最长肌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与肺脏中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胰腺和后腿肌(P<0.05),且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胰腺中相对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sirt2基因对湘村黑猪肉质性状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可作为影响湘村黑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研究设计了铁骨猪×铁骨猪(铁骨)、巴克夏猪×铁骨猪(巴铁)、杜洛克猪×铁骨猪(杜铁)等3个品种组合,并通过胴体、肉质共计54项指标测定来比较它们的优劣,旨在测定铁骨猪和巴克夏、杜洛克的杂交性能,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瘦肉率、6~7肋间皮厚、眼肌面积、剪切力、油酸、亚油酸等13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其中杜铁、巴铁的瘦肉率极显著高于铁骨猪(P0.01),巴铁的剪切力显著低于铁骨猪和杜铁猪(P0.05),铁骨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巴铁和杜铁(P0.05)。所有试验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36.
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宁乡猪、大约克夏猪和汉普夏猪为亲本,设置宁乡猪×宁乡猪(宁宁)、大约克夏猪×宁乡猪(大宁)、汉普夏猪×宁乡猪(汉宁)3个品种组合,探讨宁乡猪杂交组合肉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肌内脂肪、失水率、风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18项指标差异显著.汉宁、大宁、宁宁失水率分别为8.79%、9.61%、9.48%,肌内脂肪分别为16.41%、15.20%、16.52%;风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分别为71.07%、68.61%、67.09%和93.68%、90.16%、88.13%,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51.24%、50.63%、50.96%和62.36%、62.11%、60.13%;钙分别为31.02、29.11、、27.91Zμg/g.表明,宁乡猪杂交组合后代能保持其肉质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湘西黑猪3个类群中桃源黑猪、浦市黑猪和大合坪黑猪的种质资源特性,对其产区生态、历史变化、体型外貌、生产性能指标、杂交利用及保种和开发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各个类群部分重要经济性状近30年的变化进行比对,以期为湘西黑猪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湘村黑猪的肉质特性,测定了湘村黑猪肌肉肉质常规性状及其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36项指标。结果表明,湘村黑猪肉色鲜红,肌肉纤维纤细,纹理间脂肪分布丰富均匀,肌内脂肪含量4.20%,失水率为14.9%,剪切力3.29 kg。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在1.93~42.42 mg/g之间,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风味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风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235.22 mg/g、90.94 mg/g、191.24 mg/g、38.66%和81.30%。肌肉10种脂肪酸含量在0.46%~46.62%之间,饱和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7.82%、62.18%。总体表现出了湘村黑猪肌肉保水力强、烹煮损失小、肉质较嫩、营养成分含量高且全面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39.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产品的品质、营养及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提高畜禽产品产量的同时,畜牧工作者更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风味,同时兼顾养殖业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1抗生素、高剂量钢锌等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饲料中添加抗菌药是从本世纪40年代抗生素面世后得以认识和发展的。人们发现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与发酵残渣,能促进畜禽生长。1950年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并广泛用于生产。关于抗生素及高剂…  相似文献   
40.
文章依据实地调查、屠宰测定和生态条件、历史资料,分析和阐述了大围子猪的品种形成、体貌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屠宰性能和杂交利用,并通过对背最长肌的取样分析,阐明了大围子猪的优良肉质.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应高度重视其肌内脂肪高亚油酸的种质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