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8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自2018年8月以来蔓延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猪供应缺口凸显,猪价整体高位运行。安全顺利复产是规模猪场的优先选择,但由于准备不足、匆忙复产而导致失败的案例甚多;在目前没有相关疫苗的情况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彻底清除猪场内外残余病毒是规模猪场非洲猪瘟背景下复产的先决条件。笔者团队通过制订复养程序,指导某猪场进行非洲猪瘟复养消毒,各区域检测、复检为阴性后引入180头保育猪作为哨兵猪饲养2个多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复养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42.
利用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找到了影响杜洛克猪新品系60 d窝重的主要繁殖性状是60 d活仔数、20 d活仔数、60 d个体重及20 d个体重,而初生重、初生窝重和产活仔数影响较小。60 d窝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2.1836X4-15.6442X5-11.4572X6+18.129X7+6.9936X8-44.6259。  相似文献   
43.
杜湖杂交猪生产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洛克为父本、湖北白猪二元配套系为母本所生产的杜湖猪、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为700g,料肉比3.0,屠宰率73.1%,瘦肉率65.6%。与原杜湖猪相比,综合生产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计算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种猪的估计育种值,在进行第5世代选种选配的同时,对品系选育过程进行再评定。[方法]依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育种资料,应用NETPIG猪育种管理软件及SAS软件进行育种值估计及数据分析。[结果]选育各世代留种公猪的综合育种指数呈上升趋势,4世代留种公猪的平均父系指数为107.44,ADG、AGE、BF、NBT、NOBA、CLR和EMA的遗传趋势分别为0.776、-0.704、-0.087、0.115、0.055、0.062和0.027。[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选育过程,在主选性状上所采取的育种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每个世代末有必要用BLUP法对种公猪进行遗传再评定及遗传与表型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H-FABP基因多态性以及与生产性状的相关进行分析,为在湖北白猪优质系培育过程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HinfⅠ、HaeⅢ、MspⅠ)方法分析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共计282头猪的H-FABP基因5′-上游区域和第二内含子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杂交后代H-FABP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位点表现为单态,在HaeⅢ- 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呈现多态,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在三个酶切位点均呈现出多态;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HaeⅢ-RFLP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在MspⅠ-RFLP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其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均表现为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对IMF(Intramuscular fat,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HH>Hh>hh,dd>Dd>DD,aa>Aa>AA,dd 基因型IMF含量显著高于DD、Dd基因型(P<0.05),aa、Aa基因型IMF含量极显著高于AA型(P<0.01)。HH基因型20日龄重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5)。其它生产性能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选育群体中可以通过选择H-FABP的优势基因型(aa- dd- HH)提高IMF含量而不影响其它生产性状。  相似文献   
46.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对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测。[结果]总产仔数(TNB)、活产仔数(ANB)、初生窝重(LWB)和21日龄窝重(LW21)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1、0.09、0.14和0.05。各性状间(TNB/ANB、TNB/LWB、TNB/LW21、ANB/LWB、ANB/LW21、LWB/LW21)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1、0.76、0.65、0.85、0.59和0.38。[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均已达到或超过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47.
用公畜分组带亲缘关系的混合模型BLUP法对湖北白猪Ⅵ系的主选性状、日增重和背膘厚进行了遗传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世纪的继代选育中,日增重的群体遗传趋势为71.0135g,呈逐代上升趋势;背膘厚群体遗传趋势为-0.0095cm,呈逐代下降趋势。但是,通过世代的ETA变异范围的波动性来看,其遗传潜力还未能充分表现,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分畜血统组间效应分析和日增重与背膘厚两性状的ETA、WATA相  相似文献   
48.
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环保畜禽养殖技术,主要对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原理、技术流程、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实现环保养殖、促进农业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条件性致病菌,常引起断奶前后仔猪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等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正1搬迁计划的制定猪场的搬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整个过程中总的要求是减少损失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为了使搬迁工作顺利地完成需要提前对整个事件做出安排,做到先后有序,各个事项有人负责,面对突发问题有预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猪只的运输、疫病的防控、生产的连续性安排、饲料药品的供给和人员的分工等。首先,对转运的猪群数目和类型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