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1篇 | |
综合类 | 86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甲型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质1(NS1)是在感染病毒期间具有多个辅助功能的毒力因子,为揭示该人畜共患病毒的致病性机理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这篇文章综述了该病毒蛋白质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包括NS1的合成、结构、亚细胞定位及在病毒复制机制、宿主天然免疫应答或/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各种作用。作者重点阐述了NS1-RNA之间和NS1-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它们都是上述功能和过程的基础。同时突出不同毒株NS1蛋白可能特有的特性,鉴于此,也讨论了NS1对人和动物甲型流感病毒致病性的某些作用。最后概述NS1可能应用于流感疫苗的研制、新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等。同时比较了乙、丙型流感病毒NS1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6.
7.
禽类就巢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巢行为是禽类繁衍后代、扩大群体的本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在人工孵化技术先进、讲求高效率的现代养鸡业中,就巢性是影响鸡群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它会引起卵巢和输卵管退化,使产蛋率下降,甚至导致母鸡丧失繁殖力。张征(1997)的观察结果表明,竹丝鸡(即乌骨鸡)有较强的就巢性,并且随着鸡龄的增加,就巢鸡的比例越来越大,就巢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杜金平(1997)对金水乌鸡产蛋性能与就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首次醒抱后停产期平均182d±548d,停产后产蛋期平均为241d±855d,平均产蛋数1562枚±52枚,首次就巢与二次就巢间隔平均为422d±866… 相似文献
8.
9.
乳头数是母猪重要繁殖性状,影响断奶仔猪存活率。研究者对不同品种和品系的猪相继开展了乳头数性状相关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鉴定,但目前关于加系大白猪乳头数性状相关QTL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944头加系大白猪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乳头数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CTA软件计算左、右、总乳头数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1、0.12、0.16。利用rMVP软件在SSC7上分别检测到4、1、4个与左、右和总乳头数基因组水平显著相关(P<1.26×10-6)的SNP,其中1个SNP位于SSC7的14.1 Mb,剩余3个SNP位于SSC7的97.6~102.0 Mb。在SSC3、SSC4、SSC6、SSC7、SSC9、SSC11、SSC13上分别鉴定到4、1、4、5、1、1、5个与乳头数性状潜在显著相关(P<2.52×10-5)的SNP。进一步扫描25个显著相关SNP上下游200 kb位置处的基因,共获得84个候选基因,其中SSC7上获得39个候选基因,包括FAM71D、MPP5、EIF2S1、PIGH、ARG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青饲油菜对母牛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西门塔尔牛,随机分成3组,基础饲粮由青贮玉米、稻草和混合精料混合而成,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青饲油菜替代30%的青贮玉米,试验Ⅱ组用青饲油菜替代15%的青贮玉米,青饲油菜分初花期和终花期两个阶段,采用指示剂(酸不溶灰分)法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或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1)初花期青饲油菜粗蛋白质(CP)、钙(Ca)、总磷(TP)和粗脂肪(EE)含量分别高于终花期20.4%、6.9%、94.7%和26.3%,终花期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初花期分别低18.1%和22.6%。(2)初花期青饲油菜中,Ⅰ组CP、ADF、EE、干物质(DM)、总能(GE)及Ca的消化(利用)率较CK组分别提高了16.9%、6.5%、9.4%、5.1%、3.8%和39.6%(P <0.01),总磷(TP)的利用率提高了17.8%(P <0.05),CP和Ca的消化(利用)率较Ⅱ组分别提高了7.4%和11.9%(P <0.01),DM的消化率提高了2.7%(P <0.05);Ⅱ组CP和Ca的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