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才思敏捷,著述颇丰,他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他的哲学亦被称为"理念论"。他的理念论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阐述柏拉图理念论的提出、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最后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了简要评价,探讨了其对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根瘤农杆菌介导ACO基因转化延长石竹花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转ACO基因获得花期延长的石竹材料。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BA和NAA质量浓度分别为1.0、0.3 mg/L时,供试材料H58II、X82I和H68Ⅲ分化率较高,分别为56.9%、31.7%、93.2%;遗传转化筛选过程中,Kan、Hyg、Cef的最适筛选质量浓度分别为40、4和400mg/L;染色检测表明,转化成功的叶片或植株染色后呈现蓝色;PCR检测转ACO基因植株,阳性率达到89%。田间观察转ACO基因植株的瓶插花期和单朵花期可达到12d,比未转ACO基因植株的花期(6d)增加1倍;转ACO基因植株的盆栽群体花期可达到45d,比未转ACO基因植株的盆栽群体花期(30d左右)延长15d。  相似文献   
33.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将会更大规模地进行对外开放。当前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面临多种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历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35.
试验结果表明,8种处理在4天内可使延津牛心柿完全脱涩,其中脱涩时间最短的是甘草温汤和40℃温水浸果,处理后36小时可脱除涩味;外观以炒花椒+枯矾熏果效果最佳;口感以花椒+枯矾+甘草溶液处理为优;炒花椒+枯矾脱涩处理后果实为半软柿,其他处理均为脆柿。几种处理脱涩后其总糖、还原糖含量比对照都增加,单宁含量比对照降低,说明几种脱涩处理均可有效地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6.
介绍防雷检测和技术服务业务流程以及检测工作的具体步骤,以促进防雷检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7.
采用固液吸附系统研究了褐煤和硝化褐煤对镉离子的等温吸附、动力学吸附等特征,用卡方检验、Avrami模型筛选和验证了2种材料适宜的吸附机制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硝化褐煤和褐煤最大单层吸附量分别为35. 61~46. 84、29. 63~38. 20 mg·g~(-1),硝化褐煤比褐煤增加吸附量在20. 18%~22. 62%。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时,分别用了150、330 min。硝化褐煤在低温时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和准二级动力学过程,褐煤适合Freundlich模型描述。Avrami模型可较好地描述2种材料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特征。不同温度的等温吸附特征和动力学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2种材料经历了单层吸附、多层吸附的物理-化学过程,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硝化褐煤拥有较多的功能团,与吸附镉有关的为含氧功能团区、未知吸附带、脂肪族羟基和芳香C—H结构。硝化褐煤中羰基碳相对含量较褐煤高,可能是结合Cd~(2+)能力提高的原因。因此,褐煤改性后的硝化褐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最大,硝化褐煤能提高对镉的吸附性能,热力学和动力学吸附机制在不同材料和不同温度情况下不同,模型适宜性需用误差函数卡方检验辅助确定。改变褐煤基吸附材料的关键是增加有效功能团。研究首次表明,吸附过程中动力学级数发生改变,脂肪族羟基区、未知吸收带2 360. 20 cm~(-1)和2 341. 98 cm~(-1)和含氧官能团是褐煤硝酸氧化后吸附镉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营养条件下草本地下竞争对华北落叶松、麦氏云杉、辽东栎3种1年生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以华北落叶松、麦氏云杉和辽东栎1年生幼苗为材料,以土壤营养条件(以施用肥料中的氮含量为基准:10 g·m^2和40 g·m^2)和草本地下竞争方式(完全地下竞争,部分地下竞争,无地下竞争)为处理组合,统计幼苗存活率并测定苗高。结果表明:1)完全和部分去除草本根系的地下竞争均可同样有效地提高华北落叶松幼苗的存活率,而不同土壤营养条件对其存活率和高生长均无影响,不同地下竞争方式不影响其高生长。2)对麦氏云杉幼苗而言,在40 g·m^2的土壤营养处理下其存活率显著降低;但高生长未受影响,而完全和部分去除草本根系的地下竞争均显著提高了其存活率,且高生长在完全去除草本地下竞争的处理下最高。3)辽东栎幼苗在所有处理组合下全部存活,高生长在40 g·m^2的土壤营养处理下以及完全和部分去除草本根系地下竞争的处理下显著较高。华北落叶松和麦氏云杉幼苗定居的关键并非是草本植物对土壤养分的争夺,而是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对华北落叶松幼苗根系生长空间的争抢。在今后森林营造和恢复实践中,通过清除草本的地下部分,特别是宿根性草本,避免草本占据过多地下生长空间,协助华北落叶松和麦氏云杉成功渡过幼苗定居期,同时森林培育中的除草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辽东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9.
通过分析文成县夏季高温、干旱的特征及分布情况,指出夏季高温、干旱对文成县农牧业的影响较为普遍,同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以减轻夏季高温、干旱对农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作物叶片颜色反映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研究作物叶片氮素相关的特征光谱信息与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关系,以建立基于叶片光谱信息的土壤无机氮含量诊断模型,实现利用高光谱技术对作物和土壤进行实时监测。  【方法】  在两年(2017—2018) 的玉米 (郑单958) 田间试验中,设置6个施氮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60、120、180、240、300 kg/hm2。在玉米的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吐丝期、灌浆期测定叶片高光谱反射率,对植株和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分析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明确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关系,利用光谱参数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 建立诊断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的评价。  【结果】  施氮处理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土壤无机氮含量呈递减趋势,追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拔节期和开花吐丝期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无机氮含量在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关系,在近红外波段呈正相关关系;大喇叭口期两者在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关系,灌浆期两者无明显相关关系。在光谱参数模型中,4个生育期土壤无机氮含量预测的最佳光谱指数分别为RVI-2、RSI (534,726)、RSI (567,519) 和RVI-2,其回归模型验证集的R2分别为0.642、0.749、0.696、0.540。在PLSR预测模型中,利用PLSR建立的诊断模型验证集的R2分别为0.876、0.838、0.765、0.595,RPD (ratio of percent deviation) 分别为2.140、2.077、2.002、1.369。  【结论】  基于叶片光谱反射率建立的PLSR估算模型,在玉米的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吐丝期均能很好地预测土壤无机氮含量。因此,利用叶片光谱特征诊断土壤无机氮含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