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给10头8周龄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肠管毒,于感染后5、15、25、35和45d各扑杀2头,采取胃及各段肠管标本,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间接法)检查胃肠粘膜固有层中IgA、IgM和IgG产生细胞数;收集血液及胃、各段肠管分泌液,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A、IgM和IgG含量。结果:实验猪感染后第15d,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口处粘膜固有层中IgA和IgM产生细胞明显增多,肠管分泌液中IgA含量与IgA产生细胞数呈正相关,肠道局部免疫反应的高峰比全身性(系统性)免疫出现得早,且周期短。本试验提示,肠道粘膜积极参与了该病的免疫过程;胃肠道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免疫反应的主要部位在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目;参与胃肠道免疫反应的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主要是IgA和IgM产生细胞。  相似文献   
13.
14.
对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吉毒株(PEDV-J)按种的10头仔猪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特别是肠粘膜Peyer集合淋巴结的SmIg~ B淋巴细胞及ANAE~ T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PEDV—J毒刺激仔猪既可产生全身免疫反应,又可产生局部免疫反应,且肠道粘膜局部免疫反应早于全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