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广西是我国百香果的重要产区之一,但目前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产量有待提高。本文在科研实践的基础上从品种和种苗选择、园地准备、种植时间、密度及架式、苗期管理和花果期管理方面总结阐述了百香果在广西种植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建立快速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PT-PVR方法。结合GenBank中HEV涉及的HE基因及S基因设计1对引物,整理RT-PCR的反应条件,建立(HEV)RT-PCR方法。结果发现,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的RT-PCR方法存在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检测到猪体内多个组织内含有该病原。表明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的RT-PCR方法的建立具有实际意义,可有效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  相似文献   
93.
以拉迪诺、爱丽丝、胡依阿、考拉、瑞文德、百霸、海法、那诺克、白兰莎及贵州白三叶共10个白三叶品种为材料,研究了10个白三叶品种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小花胚珠数差异不显著(P>0.05);百霸单位面积花序数最多,达1 825.00个/平方米;拉迪诺花序小花数和荚果数最多,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贵州白三叶英果种子数最多,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百霸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5);百霸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其他品种(P<0.05),实际种子产量高达74.50g/m2;品种间收获系数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要素与拉迪诺、爱丽丝、瑞文德和贵州白三叶种子产量间相关不显著;胡依阿种子产量影响因子是花序小花数(P≤0.01);考拉种子产量主要影响因子是花序小花数和单粒种子重(P≤0.01);所有产量要素均与百霸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海法种子产量主要影响因子是单位面积花序数和荚果种子数(P≤0.01)以及花序小花数(P≤0.05).  相似文献   
94.
饱和链烷技术测定绵羊食性食量精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验证饱和链烷技术测定家畜食性和食量的精确性,确定绵羊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方法】于2004年秋季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用不同放牧演替阶段的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日粮,饲喂9只2岁羯羊,每只羊投喂一粒QSM胶囊,试验期内每天记录绵羊实际牧草采食量、采食成分和排粪量,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样的链烷含量,应用链烷技术测定绵羊的排粪量、不同牧草采食比例和总干物质采食量,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3种牧草链烷模式存在种间差异;绵羊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随链烷长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绵羊排粪量测定值与实际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 < 0.01,r = 0.9994);绵羊采食羊草、糙隐子草和冷蒿比例的测定值与实际值存在极显著(P < 0.01)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3、0.9864和0.9999;绵羊干物质采食量用C33∶C32和C31∶C32比值测定的值分别比实际值低4%(±1.3%)和7%(±1.3%),但差异不显著(P > 0.05)。【结论】饱和链烷技术可以精确测定典型草原绵羊的排粪量、食物组成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草地生产力的提升效果,从地下部角度分析并阐明草地生产力提高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为构建高产草地土壤的微生物区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呼伦贝尔地区采用原位定位试验(连续2年施肥)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不施肥、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与不施肥(CK)或者普通有机肥(OF,9 000 kg·hm~(-2))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BOF,9 000 kg·hm~(-2))可以显著提高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非量度多尺度(NMDS)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CK、OF和BOF)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而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增加了Archaeorhizomyces和木霉属(Trichoderma)的相对丰度,而显著降低了Ophiosphaerella的相对丰度。同时,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属的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Archaeorhizomyces和木霉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Ophiosphaerella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利于提高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论]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来达到提高草地生物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国内外草畜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草畜平衡长期以来是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然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未能有效解决草地退化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技术问题,现有的草畜平衡研究体系尚存在一定缺陷。笔者论述了草畜平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确定草原载畜量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实践问题,特别是载畜量的确定和牧民收入问题。并通过对草原畜牧业发展、划区轮牧和季节畜牧业等概念的探讨,进一步阐述了在草原牧区提高畜牧业经营水平和维持草畜平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草畜平衡应由侧重牲畜数量监管模式改为以草原质量为依据,以税收等市场手段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7.
【目的】土壤盐分浓度在空间上呈不均匀分布,研究不均匀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水分吸收、光合作用以及根叶部位K~+和Na~+的影响,探讨紫花苜蓿适应根部不均匀盐胁迫的生理机制,为紫花苜蓿耐盐品种培育及改良盐碱地紫花苜蓿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水培法,将紫花苜蓿幼苗的根均匀分成两部分置于分根装置中,给予两侧根部相同或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设置对照(0/0)、低盐胁迫根部分别为0 mmol·L~(-1)NaCl(0/400)和100 mmol·L~(-1)NaCl(100/300)的不均匀盐胁迫处理和均匀的200 mmol·L~(-1)NaCl胁迫处理(200/200),处理7 d后取样分析。【结果】不均匀盐胁迫与均匀盐胁迫均抑制了紫花苜蓿生长,导致水分吸收减少、叶片Na~+浓度增加和叶片K~+浓度减少。然而,0/400处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鲜重、水分吸收分别比200/200处理提高了24.3%和44.2%,其叶片Na~+浓度比200/200处理降低了53.6%、叶片K~+浓度与200/200处理无显著差异。0/400处理0侧根部水分吸收比对照提高12.3%、Na~+浓度是对照的10.5倍、K~+浓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00/300处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鲜重、整株水分吸收、叶片K~+浓度均与200/200处理无显著差异。100/300处理叶片Na~+浓度比200/200处理提高了31.0%。100/300处理100侧根部水分吸收比对照降低了33.9%、Na~+浓度是对照的39.5倍、K~+浓度比对照降低了31.3%。0/400、100/300与200/200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对照,而0/400的净光合速率与200/200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100/300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紫花苜蓿根部平均盐分浓度为200 mmol·L~(-1)NaCl时,一侧根部NaCl浓度等于或高于其半致死浓度,另一侧根部NaCl浓度为0 mmol·L~(-1)时,不均匀盐胁迫缓解了根部高浓度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当低盐胁迫根部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不均匀盐胁迫不能够缓解根部高浓度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98.
吴崇源  毛楠  郭川  刘楠  杨高文  张英俊 《草地学报》2023,(11):3251-3257
甲烷(CH4)是1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为了探究温性草甸草原放牧系统的CH4通量特征,本研究设置了围封(CK)、持续放牧(CG)、早期休牧(R1)、中期休牧(R2)以及晚期休牧(R3)等多个处理,通过监测放牧季的土壤CH4通量并测定放牧绵羊的CH4排放量,计算了草地土壤的CH4“碳汇”贡献度。结果表明:草地土壤在不同日期吸收CH4的通量范围是25.37~79.46μg·m-2·h-1,吸收值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且CG,R1,R2和R3处理均高于CK处理;放牧绵羊的CH4排放量在R3处理中最高而在R2处理中最低(P<0.001);草地土壤吸收CH4-C的贡献度在不同处理之间也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1),CG处理最高而R1处理最低。综上所述,季节性休牧既可以增加草地土壤对CH4的吸收,也会减少绵羊的CH  相似文献   
99.
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对于预测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揭示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野外凋落物网袋分解法,设置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不同混合比例的叶凋落物处理,在分解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后取出测定凋落物剩余量及碳氮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单独紫花苜蓿凋落物的分解和碳、氮释放量均高于无芒雀麦凋落物单独分解,混合凋落物剩余率介于两种单一凋落物分解剩余率之间;混合凋落物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凋落物比例为1:3的组合表现为显著的协同效应,其他组合为加和效应;凋落物剩余率及碳氮元素的剩余率与其初始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初始碳氮比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凋落物混合分解效应与其组合比例密切相关,在豆禾凋落物适宜比例下混合凋落物分解可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需水量、耗水量、需水强度、耗水强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和范围,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探讨.不同气候区域和年份紫花苜蓿的需水量和耗水量不同;增加刈割次数可降低需水量;在一定范围内耗水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灌溉模式耗水量不同.紫花苜蓿全生长季需水量和耗水量的范围分别为400~2 250和300~2 250 mm.不同气候区域、气候年份、刈割茬次及生长发育阶段紫花苜蓿的需水强度和耗水强度不同;需水强度与大气蒸发力成正相关,耗水强度与土壤含水量成正相关;增加刈割次数可降低需水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耗水强度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灌溉模式耗水强度不同.紫花苜蓿全生长季需水强度和耗水强度的范围分别为3~7和2~7 mm/d;短期极端最高需水强度为14 mm/d.不同气候区域、气候年份、灌溉量、灌溉模式、施肥量、施肥模式及刈割茬次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建植2年及以上高于建植当年;不同品种差异不显著.在相对正常的田间栽培管理条件下,建植当年紫花苜蓿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含水量14%)水分利用效率的范围分别为8~12和9~14 kg/(mm·hm2),建植2年及以上者分别为12~25和14~29 kg/(mm·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