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张英俊 《草业学报》2003,12(6):10-17
国家科技部对未来15年畜牧业发展技术提出战略政策。指出要加大草原保护力度,合理开发1333.3万hm^2南方草山草坡及4000万hm^2农牧交错带。据此,农田草地系统耦合将成为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尤其是农牧交错带和我国南方地区。分析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模式,管理核心是减少农田和草地系统营养物质的外流损失。生产的关键技术有草田轮作技术,农田作物秸秆再利用技术,家畜宿营技术和全日制放牧技术。  相似文献   
132.
为了客观评估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品质的等级,采用MATLAB中BP人工神经网络,利用苜蓿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随意可消化量(DDM)、采食量(DMI)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200个苜蓿样本进行网络训练,并采用不同的BP神经网络隐含层的传递函数和隐含层神经元数量,获得最优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在5个特征参数指标下,仿真评价苜蓿草品质等级的准确率达到99.6%,与人工评估结果相比,仿真结果更符合苜蓿草品质的客观现实。在此基础上,介绍已经开发建立的我国首个苜蓿草品质分级系统,有助于未来在苜蓿草市场中发挥其等级评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3.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的核心,在碳循环中起关键作用。目前构建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模型主要有:土壤稳定性机制模型,土壤稳定模型,土壤有机质动态模型,Century模型,土壤碳饱和模型和土壤碳稳定性概念模型,这些模型都是针对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划分的。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生物,以及人为因素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农田耕作、草-林-田相互转换、建植人工草地、围栏放牧、荒漠利用等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对现有的土壤稳定性研究资料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利用土壤有机碳,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保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以玉米株行距配置为重点,设置高(100 050株/hm2)和中(67 500株/hm2)两个种植密度,每个密度下设置40 cm、60 cm两种行距处理,探究不同密度下株行距配置对产量、根系分布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产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中密度种植相比,高密度下玉米产量增加13.9%。在中密度下减小行距玉米产量提高1.0%,高密度下减小行距玉米产量显著提高26.1%。在高密度条件下,减小行距在水平、垂直方向均增加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并使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和干物质的积累量分别提高4.9%、8.1%、25.8%和4.5%。根系性状、植株养分含量、植株干重和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在高密度下通过适当减小行距、增大株距,减小株间根系竞争,提高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对玉米密植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5.
土壤中的盐分分布通常存在空间异质性,单株植物的根系区域土壤盐分变化较大。而目前关于植物品种耐盐性的评价都是在均匀的盐胁迫下进行的,研究不均匀盐胁迫下植物品种的耐盐性更接近自然盐分状况,可以为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选取6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根装置在均匀(100/100、200/200mmol·L-1 NaCl)盐胁迫和不均匀(0/200mmol·L-1 NaCl)盐胁迫下分别测定植株生长速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水分吸收、电导率、丙二醛(MDA)、叶绿素(Chl)、脯氨酸(Pro)含量等指标,对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耐盐性比较;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6个紫花苜蓿品种各盐分浓度下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论在哪种盐胁迫(均匀、不均匀)处理下,各紫花苜蓿品种均表现为生长速率下降,地上、地下生物量降低,水分吸收和叶绿素含量减少,膜透性、MDA和Pro含量增加,盐胁迫抑制了植物生长,且各指标存在品种差异。通过综合评价,均匀和不均匀盐胁迫下各品种的耐盐性不同,在均匀盐胁迫(100/100和200/200mmol·L-1 NaCl)处理下各品种的耐盐性为中苜一号WL354HQWL343HQWL353LH阿尔冈金WL298HQ,而在不均匀盐胁迫(0/200mmol·L-1 NaCl)处理下则为中苜一号WL354HQWL298HQWL343HQWL353LH阿尔冈金。中苜一号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下均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而阿尔冈金耐盐性较差,WL298HQ在均匀与不均匀盐胁迫下的耐盐性差异较大,其他品种的耐盐性居中。  相似文献   
136.
选用7种不同的除草处理,探究不同茬次刈割后的单、混用除草技术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产量及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茬刈割后施药,杂草鲜重防效最好的是烯草酮+2,4-DB,最差的是2,4-DB;禾草鲜防最好的是烯草酮,其次分别是精稳杀得和精喹禾灵,效果一般;喷施精稳杀得+2,4-DB和精稳杀得+苯达松可显著提高二茬的产量.然而,二茬刈割后施药,杂草鲜重防效最好的却是精稳杀得+苯达松;喷施烯草酮、精稳杀得和精喹禾灵防除禾草的效果非常好,防效在86.18% ~ 100.00%.喷施2,4-DB的单、混用处理三茬产量显著减少.此外,喷施2,4-DB和苯达松的单、混用处理对阔叶草的鲜重防效和株防效都超过66.70%.  相似文献   
137.
东北刺人参属于稀有植物,通过开发利用,浑身是宝,全植株均可人药,可于夏、秋季采挖根及根茎,洗净,切段,晒干供药用。  相似文献   
138.
以苜蓿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ACCC17631和ACCC17676为供试菌株,采用单因素碳氮源利用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及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2株供试菌株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分别为大豆粉和酵母粉.根瘤菌ACCC17631(ACCC17676)的最佳培养基配方(g·L-1)为:蔗糖20,大豆粉(酵母粉)2.4,K2 HPO4 0.25,KH2PO4 0.25,MgSO4·7H2O 0.2,NaC1 0.1,pH为6.8~7.0.  相似文献   
139.
在风沙干旱区进行杨树造林,通过细致整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及一次浇水或二次浇水等技术措施,可有效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0.
本试验旨在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棘豆、草木樨和野豌豆4种主要豆科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体外消化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4种豆科牧草盛花期和结实期的主要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开花期草木樨、紫花苜蓿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棘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