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大豆东农42和东农52为试验材料,选用盆栽方式种植.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叶面喷施LaCl3、CeCl3和LaCl3+CeCl3溶液,研究稀土镧、铈对成熟期大豆籽粒脂肪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溶液可优化大豆籽粒脂肪酸组分配比、提高大豆脂肪酸营养价值.东农42在30 mg·L-1 CeCl3处理下,棕榈酸、硬脂酸含量皆最低,分别较CK显著减少2.23%和11.3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1.01%.东农52在40 mg·L-1 LaCl3+CeCl3处理下,油酸含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8.57%;亚麻酸含量最低,较CK显著减少10.63%.在70 mg·L-1 LaCl3+CeCl3处理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显著增加0.65%.东农42亚油酸与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硬脂酸、棕榈酸呈显著负相关,硬脂酸与棕榈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与亚麻酸、蛋白质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东农52油酸与硬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硬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为稀土农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大豆制品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82.
[目的]试验前期组学数据提示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感染A549细胞后宿主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hsa_circ_004389表达显著上调.为进一步明确hsa_circ_004389表达和IAV感染间的关联,研究其对IAV复制的影响.[方法](1)采用...  相似文献   
183.
湖北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一直是湖北省各稻区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在一些稻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不断了解稻瘟病致病性分化,提高湖北省抗病育种的效率,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并延长其寿命,在多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于2003年-2005年用中国鉴别品种对由湖北省7个不同稻区的14个县市采集的穗颈瘟标本上分离得到的184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84个单孢菌株分属于7群37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ZA群(出现频率66.8%,下同),其它种群为ZC群(13.0%)、ZB群(9.2%)、ZG群 (4.9%)、ZE群(2.7%)、ZD群(2.2%)、ZF群  相似文献   
184.
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分别在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未发生稻瘟病,崇阳、远安两地88个品种除武运粳7号外几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98.86%。抗稻瘟病的早、中晚稻品种数分别为14份和23份,分别占参试品种的45.16%和40.35%。崇阳、远安、武汉三地综合分析显示,88份水稻品种中抗纹枯病品种13份,占参试品种的14.77%。  相似文献   
185.
本文试验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加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摸索优化了田间使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成虫始盛期开始,每5天1次按667头/hm^2连续释放赤眼蜂3次,并于卵孵始期按照稻欢3.3毫升/hm^2、药液量66.7毫升/hm^2喷雾,两者结合使用对二化螟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并有利于田间赤眼蜂增值,提升水稻田间自然控害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6.
农药减量为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更高要求与重大挑战.本文开展"激健"助噻呋酰胺减量防治纹枯病试验,噻呋酰胺减量40%在药后7 d和18 d均能取得与噻呋酰胺正常用量相当的防效,持效期长,对水稻生长安全.生产中推荐使用240 g/L噻呋酰胺180 mL/ha(噻呋酰胺减量40%)+"激健"225 g/ha防治纹枯病,...  相似文献   
187.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舒 《现代园艺》2009,(7):67-67
油松为我国特有常绿针叶树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而且耐干旱、耐脊薄等特点,在西北地区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油松容器育苗造林不仅具有起苗方便,造林季节延长的优点,而且能极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本文介绍了油松容器育苗采种、选地、作床配制营养土、装袋、种子处理、播种、管理及压防寒土等关键技术,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8.
传统的样地布设方法,耗时较长,效率较低。本研究以烟台市主要树种蓄积量推算和更新模型研究为背景,分别探索了样地大小选择、样点预选和样地周界测设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经分析研究,样地大小选择400m2,样点预选使用高清遥感影像,样地周界测设使用RTK设备,样地形状选择方形,能有效减少样地布设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探究储藏温度对石竹(Phyllostachys nuda)笋采后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石竹笋采后的储藏保鲜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竹笋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在不同储藏温度下(-20℃、4℃、25℃)的内生细菌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温度储藏后,各处理间石竹笋发生了不同程度腐败作用。与-20℃储藏相比,4℃和25℃储藏分别发生了较轻和较重的腐败作用。此外,石竹笋采后在不同储藏温度下,内生细菌的Alph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其特征为随着储藏温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Beta多样性亦发生显著变化,表明不同储藏温度对石竹笋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显著改变。石竹笋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变化方面,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4个门微生物变化最为显著,其中变形菌门为最优势门。与-20℃相比,25℃和4℃储藏都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25℃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减...  相似文献   
190.
为探究不同形态硒及用量对谷子生长和抗性的影响,选用0.0、0.1、0.5、1.0、10.0mmol/L亚硒酸钠和纳米硒,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硒浓度对谷子株高、茎粗、根系、硒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形态硒随着浓度的升高,株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亚硒酸钠对茎粗的影响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纳米硒对茎粗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亚硒酸钠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纳米硒对根长影响不显著,高浓度纳米硒对根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纳米硒对谷子根冠比抑制作用明显。2种形态硒均可提高谷子的硒含量;2种形态硒及其不同浓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合Circos-弦图、谷子株高、茎粗、根系、硒含量和酶活性等试验结果,得出喷施0.1mmol/L的纳米硒溶液对谷子生长、硒含量及酶活性提高效果显著,适宜在谷子种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