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56篇
  29篇
综合类   374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小麦热胁迫相关蛋白Hsa32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胁迫相关蛋白Hsa32主要存在于陆生植物中,Hsa32参与植物获得性耐热性的维持。本研究以37℃热胁迫1h的小麦幼苗叶子为材料,提取总RNA,结合RT—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小麦Hsa32基因,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全长885bp,编码294个氨基酸。编码的氨基酸与水稻中Hsa32(OsHsa32)同一性最高,达83%,与拟南芥中Hsa32(AtHsa32)有66%的同一性,与番茄中Hsa32(LeHsa32)有63%的同一性,由此将其命名为TaHsa32。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TaHsa32是一个诱导型热激蛋白。  相似文献   
7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等四部委联合公告(第632号)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如何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经过对农资经营户、农民进行了调研后,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33.
该文介绍了宁夏引黄灌区无公害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34.
新高梨雄性不育与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雄性不育的新高梨和可育的丰水为试材,研究花粉母细胞期以及花蕾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以探讨新高梨雄性败育与花蕾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时期,新高梨花蕾中Fe、Zn和Cu含量显著地低于丰水,Ca却显著地高,Mn、Mg和K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这些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异与其后发生的花粉败育有关;从四分体时期开始到二核花粉期,新高和丰水梨在花蕾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前者Fe、Zn、Cu、Mg和Ca含量均低于后者的含量,大部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Mn含量在单核花粉期后显著地高于丰水,K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35.
基于“质量-产出-效率”的辽宁省耕地利用分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耕地利用分区是引导区域耕地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保证区片空间的连通是增强耕地利用分区管理可实施性的关键。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采用两维图论聚类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耕地利用"质量-产出-效率"的分区指标进行耕地利用综合分区,并探究各分区耕地利用方向。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县(市)耕地自然质量、产出水平和利用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差异,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辽宁中部和北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和南部,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状况参差不齐;2)将辽宁省划分为辽西粮食生产及生态保护区、辽中耕地综合开发先导区、辽东水田及特色农业种植区、辽南耕地效率及产能挖掘区和辽中南耕地利用转型升级区5个耕地利用区;3)两维图论聚类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分区方法有效保证了耕地利用分区相邻单元空间上的连通性和行政区界的完整性,对于耕地利用分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有利于耕地利用分区的统一管理和实施,对综合引导区域耕地利用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36.
以大棚黄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常规水肥管理技术(对照)对大棚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以及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的不同生长时期,水肥一体化技术处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高于对照;苗期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9. 22%、15. 19%、12. 07%和31. 68%,均差异显著;拉秧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 42%、17. 4%、4. 96%和25. 67%;土壤总盐含量和EC值有所下降,p H变化不明显。水肥一体化技术增强了土壤纤维素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黄瓜生长的4个时期,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0. 41%、47. 55%、28. 51%和40. 58%,盛果期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从而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强度;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明显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总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16. 67%、12. 5%、16. 64%和25. 82%;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17. 12%,果实中的VC、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2. 44%、7. 82%和9. 06%,硝酸盐含量降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肥、节水,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7.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减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秸秆还田配合氮肥减量处理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稻产量。与单施纯氮270 kg·hm-2处理相比,等氮量的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40 kg·hm-2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总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33.86%、13.83%、54.64%、21.60%、33.81%,而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分别显著(P<0.05)减少了13.69%、49.22%和32.36%。在产量方面,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40 kg·hm-2的产量最高,较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处理和秸秆还田不施氮肥处理分别显著(P<0.05)增产57.90%、62.22%。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40 kg·hm-2为最优的秸秆还田配合氮肥减量模式,对改善土壤养分、增加土壤碳库、提高水稻产量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38.
针对应用本科院校学生受到实验设备限制,不便在课余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为满足学生自主创新实践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热情,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适合多门课程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可以随身携带的"口袋"实验室,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39.
我国果园开沟施肥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果园管理机械化水平较低,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已经成为果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果园管理作业中,开沟施肥作业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工作环节,其机械化水平对我国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论述国内果园机械化生产现状,着重阐述我国有机肥深施开沟机的发展及其仿真分析研究进展,探讨当前我国开沟施肥机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40.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是近几年来推广成功的一项播种新技术,是玉米播种技术的一次革命。它具有省种、省工、减少幼苗间竞争、有利于壮苗等诸多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种植者的接受和欢迎。这项技术在聊城市正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