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98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99篇
  110篇
综合类   806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243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2.
许申平  张燕  袁秀云  崔波 《园艺学报》2020,47(7):1359-1368
以蝴蝶兰‘大辣椒’为试验材料,对花芽分化进程及期间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及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长度为0、2、4、8、16和24 cm时,分别处于花芽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16和24 cm)。蝴蝶兰叶片的净CO2吸收速率在花芽发育前期(0 ~ 4 cm)没有显著变化,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花芽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片,碳水化合物在花芽长度为4 cm时达到稳定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8 cm时达到叶片与花芽的平衡;赤霉素(GA)的含量在花芽2 cm时达到最大值,生长素(IAA)含量在花芽4 cm时显著升高,玉米素(ZT)含量在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而ABA含量在花芽发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知,当蝴蝶兰花芽开始分化萼片原基(8 cm)时,光合生理及生化物质基本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阶段的蝴蝶兰花芽已彻底完成成花分化。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817肉鸡9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8个处理,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 1%莫能菌素,其余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9CFU/kg的地衣芽孢杆菌(DYYB)、短小芽孢杆菌(DXYB)、双歧杆菌(SQGJ)、酵母菌(JMJ)、枯草芽孢杆菌(KCYB)、乳酸菌(RSJ),进行为期49天的试验,旨在探讨饲喂不同益生菌对817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益生菌对公、母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均有影响,部分达显著水平;饲喂DYYB、JMJ日粮显著提高了母鸡的法氏囊指数;日粮添加DYYB、KCYB分别降低公鸡血清胆固醇水平、母鸡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基础日粮中添加DXYB、JMJ、KCYB、RSJ显著降低了母鸡乳酸脱氢酶水平。结论:不同益生菌单独饲喂在提高公母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以及降低血脂、胆固醇水平中均具有不同优势,并可发挥护肝、护心脏的作用;依据各益生菌对家禽生长发育的不同调控优势进行合理复配,对于生产中提高家禽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45.
调理剂及农艺措施对污染稻田中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究水分管理、调理剂措施和组合措施对污染稻田稻米降Cd效果,旨在探索出不显著降低水稻产量前提下,能更高效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和稻米中Cd含量的方法。【方法】在湖南省株洲市选择中度Cd污染稻田开展田间小区水稻试验。试验中水稻种植两季,早稻品种为中嘉早17,晚稻为泰优390。试验分为6组,分别为水分管理(T2)处理、施用硅肥(T3)处理、施用竹炭处理(T4)、施用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施用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处理和1个试验对照(T1),重复3次。【结果】试验各处理对稻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有降低,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处理对两季水稻土壤均有显著降低,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对晚稻土壤有效态Cd降低幅度最大。试验各处理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均有降低效果,在糙米Cd含量方面,5个试验处理中对糙米Cd含量降低幅度以组合措施修复技术效果最好,即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和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处理。在水分管理修复技术(T2)中降Cd效果最高为29.23%;在施用调理剂修复技术中,硅肥处理(T3)和竹炭处理(T4)对稻壳和糙米中Cd含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作用,其中硅肥处理(T3)糙米最高降Cd幅度为49.23%,竹炭处理(T4)糙米最高降Cd幅度为47.69%;在组合措施中均能显著降低水稻糙米Cd含量,其中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糙米降Cd幅度为60.34%—78.46%,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糙米降Cd幅度为56.90%—67.69%。同时,本文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水稻各部位Cd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水稻籽粒(稻壳与糙米)中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个水稻品种规律一致。各处理对水稻各部位富集系数亦有降低效果,以硅肥结合水分管理(T5)处理和竹炭结合水分管理(T6)效果最好。对于水稻各部位向籽粒转运系数降低效果各部位规律不一致,但茎鞘和叶片两个部位向籽粒(稻壳和糙米)转运系数均显著降低,水分管理(T2)处理除外。在水稻产量方面,仅水分管理(T2)处理对中嘉早17有显著降低,其他处理降低幅度不显著,各处理对泰优390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组合措施优于单一水分管理或单一调理剂处理,且在水稻产量没有显著降低情况下对稻米Cd污染稻田稻米降Cd幅度最高达到78.46%,可以进一步确保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不同土壤条件下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Egypt1和津强7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黑土、潮土2种土壤类型和不追肥、拔节期追氮肥、挑旗期追氮肥3种肥料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 在2种土壤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和各蛋白质组分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除球蛋白产量外,土壤处理间均差异显著。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均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黑土和潮土配合追施氮肥都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47.
但言  沈子伟  余凤琴  李燕  张燕 《南方农业》2021,(4):21-24,34
为分析三峡库区长江支流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2015年6月对彭溪河、梅溪河、抱龙河3条支流共选取8个断面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74属157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18属53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33.76%;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呈硅藻-绿藻型,自三峡水库三期蓄水以来未发生显著变化.采集到浮游动...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4种兼性厌氧微生物农药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用3种不同的培养方式进行芽孢含量检测以探究最佳的检测方法,为微生物农药质量检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除解淀粉芽孢杆菌外,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NA)是其他3种兼性厌氧微生物农药芽孢含量检测的最佳培养基,而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芽孢含量检测时推荐使用四号培养基。在最佳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对3种培养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和侧孢短芽孢杆菌,平皿夹层法和倒平皿法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较高,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倒平皿法检测结果极显著高于平皿夹层法和涂平皿法(Duncan检验,P≤0. 01)。  相似文献   
49.
针对番茄早期缺素性状不明显及各生长期特征差异较大所导致的特征区域尺寸不一致、难提取、难辩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及多尺度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番茄叶片缺素图像分类方法(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Atte ntion Mechanism,MSFF-AM-CNNs)。首先根据番茄叶片缺素特点提出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构(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Module,MSFF Module);其次在DenseNet基础上,结合浅层网络主要提取纹理、细节特征,深层网络主要提取轮廓、形状特征的特点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不同形式引入注意力机制及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构,使全局多尺度信息融合多个特征通道、选择性地强调信息特征并达到对特征精准定位的功能;同时引入Focal Loss函数以减少易分类样本的权重。试验结果表明,MSFF-AM-CNNs的平均召回率、平均F1得分、平均准确率较原模型DenseNet-121均大幅提升,其中缺氮和缺钾叶片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06和6.14个百分点,召回率分别提高了6.31和5.00个百分点,F1得分分别提高了7.25和5.55个百分点,平均识别准确率可达95.92%,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及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满足番茄叶片缺素图像的高精度分类需求,可为植物叶片缺素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随着林业技术的不断推广,社会各界对林业科技的革新与进步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林业发展中林业技术对于未来林业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3个角度分析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意义,即林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林业的重视、提升林业的参与度,增强林业科技成果转换率;提出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