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82篇
  93篇
综合类   697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704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南谯区启动了区级村庄绿化示范工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动全区村庄绿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正> 一、平原林业的兴起我国平原地区大约三亿人口,六亿多亩耕地,有近800多个县,在全国重点林区森林源下降、经济危困的形势下,平原林业却在无林少林的平原地区蓬勃兴起。平原林业是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同自然灾害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3.
近来来,梨枣成为农民致富的好树种。因此,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栽培中沿用的育苗、起苗、栽植、整形等传统做法,对枣苗造成很大伤害,以致栽后生长慢,一般缓苗期要1年,还要经过2-3年的整形期,栽后3年才能进入高产期。所以,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4.
茹河流域长期治理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沙棘种植技术在茹河流域发展大片沙棘林,既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沙棘是茹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的先锋树种.有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耐践踏,适应性强,成林速度快的特点,沙棘种植的关键技术及沙棘产生的效益,在同类流域治理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草莓的扦插育苗,就是将繁育苗母匍匐茎上长出的未扎根的子苗与团体分离,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育苗基质上,经过培育形成壮苗后移植大田,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6.
森林植物饮料,是指利用森林植物的叶、果、根、茎、花或花粉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森林植物生长在山林、高原、沟谷之中,远离城镇,免受污染,是纯天然的物料。我国地域辽阔,野生植物种类多,蕴藏量大,植物饮料开发市场潜力巨大。为此下面介绍几种可供开发且具一定保健功效的森林植物饮料,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以山西省三交林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调查方法,分析了在自然更新下的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油松人工林、灌木林、草本丛)下物种的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重度火烧后,草本丛的优势种重要值变化不明显,但喜阴耐旱的植物重要值显著升高;而灌木林主要以阳生耐旱草本植物占主要优势;油松人工林林分群落结构变化只是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一些物种的更替。(2)重度火烧后所有植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对照样地,油松人工林在重度火烧后多样性明显升高,油松人工林草本丛灌木林地。说明重度火烧2a后,不同类型植被恢复仍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从葡萄中克隆并鉴定Fe-S簇装配基因,在转录水平探索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及其对缺铁胁迫的差异响应,明确主效基因。【方法】通过同源克隆法,在葡萄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参与Fe-S簇装配的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葡萄Fe-S簇装配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详细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Fe-S簇装配相关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缺铁胁迫的响应情况;利用MEGE 7.0软件建立不同植物ISU1同源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在葡萄基因组中检索并克隆获得46个Fe-S簇装配基因,分布于16条染色体上,含有1—21个长度不一的内含子,且主要分布于质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分别含有14、21和11个基因成员;葡萄Fe-S簇装配蛋白在多种亚细胞结构中均有定位,且不同装配机制中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差异很大;所选10种植物ISU1蛋白序列的一致性高达77%,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同一属的ISU1同源蛋白如十字花科的拟南芥和盐芥、禾本科的水稻和短柄草、蔷薇科的桃和苹果,倾向于紧密聚在一起,但葡萄ISU1和番茄ISU1紧密聚集在一起;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在3年生‘马瑟兰’成年树体和组培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其中,ISU1整体水平的表达量最为丰富(尤其是成熟期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HSCA1ISA2NFU2、SUFASUFB等基因,而SUFE2NFS1、HSCA2HSCA6TAH18CIA2在本研究所有葡萄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量;在‘马瑟兰’幼苗中,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对缺铁处理较为敏感,所有基因至少在1个检测的组织部位对缺铁处理有响应,其中,22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受缺铁处理调控:根部Fe-S簇装配基因的表达水平易受缺铁胁迫诱导而上调,但地上部(茎和叶)Fe-S簇装配基因的表达水平易受缺铁胁迫抑制而下调。【结论】从葡萄中克隆并鉴定了46个Fe-S簇装配基因,分别定位于质体、线粒体和细胞质;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在三年生成年树体和组培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且在葡萄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对缺铁胁迫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ISU1在葡萄所有组织中的整体表达量较高;葡萄ISU1和番茄ISU1同源蛋白遗传进化距离最接近。  相似文献   
109.
110.
简要介绍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开发的内容和模式,针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科技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从创建自有品牌、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关注、重视和鼓励科技创新、注意科技开发产品的市场准入要求等4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